更新時間:2022.03.03
精神病二級殘疾是否要負刑事責任視情況而定。 并不是所有的精神病人都不負刑事責任。 1.如果在犯罪時可以控制和辨認自己的行為的,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2.如果在犯罪時,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的,不需要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jiān)護人嚴加看
對于精神病人犯罪應當承擔的刑事責任,我國刑法規(guī)定: 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jié)果,經(jīng)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jiān)護人嚴加看管和醫(y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yī)療。 2.間歇性的
精神病人若作出犯罪行為,且在可以分辨自身行為的情形下作出的,則應當根據(jù)《刑法》規(guī)定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缎谭ā芬?guī)定,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精神病人犯罪的擔責主體是: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jié)果,經(jīng)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犯罪,不負刑事責任;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精神病人應當負刑事
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犯罪的,不負刑事責任。 2.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3.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
間歇性精神病犯罪負刑事責任。精神醫(yī)學上的間歇性精神病是由不同階段和不同程度的緩解期,待精神異常完全消失后,精神障礙既可消失,這時可以認為是精神正常的階段。對于急性短暫性精神障礙,診斷主要靠病史采集、精神檢查和軀體檢查。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
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jié)果,不負刑事責任。責令其家屬或者監(jiān)護人嚴加看管和醫(yī)療;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yī)療。 2、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3、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
間歇性精神病犯罪負刑事責任。精神醫(yī)學上的間歇性精神病是由不同階段和不同程度的緩解期,待精神異常完全消失后,精神障礙既可消失,這時可以認為是精神正常的階段。對于急性短暫性精神障礙,診斷主要靠病史采集、精神檢查和軀體檢查。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
精神病人一般是不需要負責刑事責任的,但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包括那些患有輕度精神病、精神發(fā)育不全、神經(jīng)官能癥及病態(tài)人格的精神障礙者在能夠控制自己的精神狀態(tài)下實施了犯罪行為的,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不能控制自己行為時犯罪的,不負刑事責任。 只有當犯罪時喪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不負刑事責任,但應責令其家屬或監(jiān)督人嚴加看管醫(yī)療,必要時由政府強制醫(yī)療;對于間歇性精神病人精神正常時犯罪的,或尚未完全喪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
精神病殺人是否負法律責任,主要是看該精神病人其刑事責任能力的程度,我國刑事責任能力分為完全刑事責任能力、限制刑事責任能力、無刑事責任能力。根據(jù)《刑法》第十八條規(guī)定可知,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殺人的,經(jīng)法定程序鑒定確定的
精神病殺人是否負法律責任,主要是看該精神病人其刑事責任能力的程度。 我國刑事責任能力分為完全刑事責任能力、限制刑事責任能力、無刑事責任能力。根據(jù)規(guī)定可知,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殺人的,經(jīng)法定程序鑒定確定的,不負刑事責任
精神病人放火是否需要負責任視情況而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jié)果,經(jīng)法院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jiān)護人嚴加看管和醫(y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yī)療。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
01:02
00:48
01:09
01:15
00: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