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2.21
01:03
過失致人死亡的,涉嫌觸犯過失致人死亡罪,一般應被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當犯罪情節(jié)較輕時,也可能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相關規(guī)定可知,故意殺人罪是指,具有殺人的故意并付諸行動。而非故意殺人卻導致被害人死亡的
01:08
根據(jù)我國刑法的相關規(guī)定,過失致人死亡的量刑標準為:情節(jié)較輕的,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一般情節(jié)下,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的標準為:行為人主觀上因為疏忽大意沒有預見,或者已經(jīng)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造成他人死亡事實的行為,及
00:56
人身損害十級傷殘賠償標準,具體如下:1、如果勞動者是因為工傷才導致出現(xiàn)十級傷殘的,那么該勞動者可以首先領取一筆一次性的傷殘補助金,賠償金額是七個月的員工本人工資;2、勞動、聘用合同期滿,或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工傷保險基金會支付
01:12
出工傷事故死亡所獲得的賠償包括: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喪葬補助金以及供養(yǎng)親屬的撫恤金三項。根據(jù)《工傷保險條例》的相關規(guī)定可知,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tǒng)籌地區(qū)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供養(yǎng)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fā)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
01:10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相關的規(guī)定,過失致人死亡罪立案標準為:1、是行為人的個人過失導致受害人死亡的行為;2、必須要有死亡的事實。需要注意的是:行為人的過失行為一定要與受害人的死亡結果之間存在刑法上的因果關系。 本罪的特征有: 1、所侵犯
00:57
過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為人主觀上沒有致人傷害的故意且對他人的死亡結果是出于過失的行為,刑法規(guī)定了兩個量刑幅度,一般情形是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jié)較為輕微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另外,過失致人死亡罪與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罪容易混淆,注意區(qū)分,
01:10
過失致人死亡罪是可以進行取保候審的。取保候審是一種刑事強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訴訟的過程中,若符合條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繳納完一定數(shù)額的保證金或者是提出了相應的保證人之后,保證自己能夠隨傳隨到的情況之下,司法機關對其暫時解除羈押的一種強制措
01:28
過失致人死亡罪的追訴時效為十年。我國刑法規(guī)定了犯罪的追訴時效期限,如果最高法定刑不超過五年有期徒刑的,則經(jīng)過五年追訴時效期限屆滿;如果法定的最高刑罰在五年以上不超過十年的,則經(jīng)過十年追訴時效期限屆滿;法定的最高刑罰是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的,則
01:03
根據(jù)2021年《刑法修正案(十一)》中新增的高空拋物罪,如果行為人過失導致物品從高空墜落,致人死亡、重傷,依照過失致人死亡罪、過失致人重傷罪定罪處罰。如果在生產、作業(yè)中違反有關安全管理規(guī)定,從高空墜落物品,發(fā)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后
01:08
高空拋物罪定罪標準有以下幾點: 1、高空拋物罪要求拋的物品是具有危險性的,例如拋的物品為比較重的物體; 2、在有人經(jīng)過的地方拋物,足以危害到多人的安全; 3、要求拋物者有主觀的故意,并且造成了危險性。如果造成了人員傷害、死亡,還可能構成其他
01:22
勞動者是否能同時享受工傷待遇和獲得人身損害賠償,需要判斷侵權人是否為用人單位以外的第三人。用人單位以外的第三人致使勞動者受到人身損害的,勞動者可以依據(jù)侵權責任法獲得人身損害賠償賠償,也可以根據(jù)工傷保險條例的規(guī)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反之,勞動者
01:29
在特定情況下,工傷賠償和人身損害賠償能夠同時獲得。首先,職工發(fā)生工傷后享有工傷待遇是法律賦予的權利,也是保險機構和用人單位法定的義務。其次,第三人侵權造成他人身體傷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這是侵害人的民事責任,同時也是受害人的民事權利,侵害人
01:08
工傷賠償一般是需要一年左右才能夠拿到手中的。但這一年的時間只是作為大概的參考,因為無法確認在工傷認定和申請工傷賠償?shù)倪@些環(huán)節(jié)當中可能還會發(fā)生爭議的。從單位或個人申請之日算起,勞動部門15日內審核材料,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20日內送達,按規(guī)
02:20
01:01
01:12
00:58
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