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追索賠償有哪些法律依據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用人單位在用工一個月內必須和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但是在社會中還是有一部分用人單位沒有和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這時候用人單位需要承擔賠償責任的。
-
解除勞動合同賠償依據有哪些1、雙倍工資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2、經濟補償金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guī)定
2020.08.16 182 -
解除勞動合同賠償依據有哪些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方式主要規(guī)定在《勞動合同法》中的第四章“勞動合同的解除和終止”,其中規(guī)定了用人單位在解除勞動合同時支付經濟補償的22種條件以及補償的標準。以及《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補充規(guī)定了特殊情形及應得工資的計算方式,應得工資包括計時或
2022.04.12 409 -
不簽勞動合同賠償依據有哪些不簽勞動合同的賠償依據有《勞動合同法》和《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在這兩部法律中規(guī)定,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起一個月內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如果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還未簽訂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在滿一個月次日至滿一年的這十一個月內向勞動者支付二倍的
2022.04.16 570
-
勞動合同法賠償有哪些法律依據
勞動部《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guī)定的賠償辦法》規(guī)定: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對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賠償勞動者損失: 1、用人單位故意拖延不訂立勞動合同,即招用后故意不按規(guī)定訂立勞動合同以及勞動合同到期
2022-04-13 15,340 -
關于追索勞動報酬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勞動法》有如下規(guī)定:第五十條【工資支付形式】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第五十一條【法定休假日和婚喪假期間工資保障】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喪假期間以及依
2022-10-07 15,340 -
追索勞動報酬,經濟補償金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根據我國《立法法》,當法律沒有規(guī)定或者規(guī)定不明確時,行政法規(guī)地方性法規(guī)、規(guī)章...綜上所述,就追索勞動報酬的經濟補償金問題,根據前述《立法法》的適用原理,法律分析勞動糾紛案件中勞動者的請求事項常常都會
2022-10-05 15,340 -
勞動賠償金有哪些法律依據
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用人單位違法與勞動者約定試用期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 違法約定的試用期已經履行的,由用人單位以勞動者試用期滿月
2022-07-06 15,340
-
01:08
勞動合同賠款依據是什么勞動合同賠償的依據是勞動合同的履行中存在違約的情形,主要的表現是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以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方式強迫勞動者勞動、侮辱毆打勞動者等。勞動合同賠款的依據主要規(guī)定在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四十八條、第八十七和第八十八條。第四
1,360 2022.05.11 -
01:10
轉繼承有哪些法律依據在我國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中,并沒有規(guī)定轉繼承問題。但是在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中的第一千一百五十二條明確載明:繼承開始后,繼承人于遺產分割前死亡,并沒有放棄繼承的,該繼承人應當繼承的遺產轉給其繼承人,但是遺囑另有安排
628 2022.04.17 -
01:11
合同無效的法律依據有什么合同無效的法律依據包括以下幾點: 1、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2、行為人與相對人以虛假的意思表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3、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但是,該強制性規(guī)定不導致該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除
5,515 2022.1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