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人可以作為證人
根據(jù)刑事訴訟法,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人,不能作證人。
(一)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并且這種缺陷或者年幼要達到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程度時,才能排除其證人資格,而是否達到了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程度,不能以個人主觀判斷,必須由專門人員的鑒定來確認。
證人必須有作證能力,對于證人的作證能力應當采取推定法,即推定每一個人都有作證能力,如果要否定一個人的作證能力,必要時可以進行審查或者鑒定。
(二)證人只能是自然人,單位或者組織出具的證明材料,只能以書證的形式出現(xiàn),而不能以證人證言的形式出現(xiàn)。
(三)證人證言必須堅持個別化原則,即一人一證,利用座談會形式形成的材料不能作為證人證言使用。
(四)證人的身份是由于他(們)對案件情況的感知在客觀上與案件之問形成了相應的證明關(guān)系所決定的,因此證人具有不可替代性,證人不能由辦案人員隨意指定或更換。
證人必須親口陳述或親筆書寫證言,除辦案人員制作筆錄以外一般不能委托他人代理。
這種不可替代性同時決定了證人作證的優(yōu)先,即當訴訟中的證人身份形成以后,他(們)將不可以在訴訟中擔任偵查、檢察、審判人員及鑒定人、翻譯人員等。
(五)證人是指除了當事人以外的了解案件情況并向公安司法機關(guān)陳述的人,因此“所有知道案情的人都是證人”的說法是錯誤的。
(六)見證人,是指根據(jù)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應辦案人員要求對訴訟中的某些法律行為進行見證的人。
例如,對勘驗、搜查、扣押物證、書證的訴訟程序行為是否合法所進行的見證,由于這些證明行為不是針對案件事實而作,所以,見證人不是證人。
《民事訴訟法》第七十二條
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出庭作證。有關(guān)單位的負責人應當支持證人作證。不能正確表達意思的人,不能作證。
二、證人應該如何作證
(一)關(guān)于權(quán)利,證人應當享有以下的權(quán)利:
1、有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提供證詞的權(quán)利,證人如不通曉當?shù)氐恼Z言文字,有權(quán)要求法庭為其提供翻譯人員。
2、有要求宣讀、查詢、補充、更正自己證言筆錄的權(quán)利。
3、有獲得經(jīng)濟補償或報酬的權(quán)利。
4、有請求人民法院保障其人身及財產(chǎn)安全的權(quán)利。
5、享有特殊情況下的拒絕作證權(quán),又稱拒絕證言權(quán)或證言特免權(quán),即當證人有義務向法庭作證時,法律賦予證人中的一些人因特殊情況下的情形而享有法律免除其承擔作證義務的一種特殊的權(quán)利。
(二)證人應負的義務:
1、按通知的要求出庭的義務。
2、如實作證并回答質(zhì)詢的義務,如實作證包括兩方面內(nèi)容:其一是證人必須如實提供證言,其二是不得隱匿事實。
3、有保守國家機密的義務。
-
證人證言如何采用,哪些人不能作為證人
457人看過
-
強奸罪的證人應該如何作證
311人看過
-
哪些人可以作為保證人為債務人提供擔保
62人看過
-
證人作證可以獲得哪些保護
309人看過
-
刑事訴訟中證人需要回避嗎,哪些人可以作為證人?
285人看過
-
哪些人作為證人需要回避
459人看過
法律綜合知識是指涵蓋法律領(lǐng)域各個方面的基礎(chǔ)知識和應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論、法律制度、法律實務等方面的內(nèi)容,涉及憲法、刑法、民法、商法、經(jīng)濟法、行政法等多個法律領(lǐng)域。... 更多>
-
哪些人可以作為證人出庭作證,法律是如何規(guī)定的香港在線咨詢 2023-08-09可以作為證人出庭作證的人包括: 1、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 2、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人,不能作證人。證人只能是自然人,單位或者組織出具的證明材料,只能以書證的形式出現(xiàn),而不能以證人證言的形式出現(xiàn)。
-
可以作證的證人有哪些北京在線咨詢 2022-07-18刑事案件要破案是需要很多線索的,特別是有目擊證人的話,他們的證詞會對案件告破非常的有利,也能夠幫助人們盡快的破案,將兇手抓拿歸案等,但是一些證人不配合,刑事案件證人不作證怎么辦?根據(jù)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只要是知道案件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如果是在偵查階段或?qū)彶槠鹪V階段不作證,那也沒辦法;如果其答應作證,后在審判階段審理時其沒有正當理由不出庭作證,法院可以強制其到庭,并給予訓誡,情節(jié)嚴重的,可能
-
如何舉證證人可以不能作證重慶在線咨詢 2022-07-17證據(jù)保全是指在證據(jù)有可能滅失或以后難以取得的情況下,人民法院根據(jù)訴訟參加人的請求或依職權(quán)采取措施對證據(jù)加以固定和保護的證據(jù)制度。
-
民事訴訟法哪些不能作證人哪些可以作證人湖南在線咨詢 2022-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70條規(guī)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出庭作證。”當事人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只要知道案件情況的,就可以作為證人,其基本要求如下: 1、證明的事實與其年齡、智力狀況或者健康狀況相適應。 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53條,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人不能作為證人。待證事實與其年齡、智力狀況或者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
-
作證人如何應對?吉林省在線咨詢 2025-01-21要解決刑事案件破案問題,需要很多線索,特別是目擊證人的證詞,對案件告破非常有幫助,也能幫助警方盡快破案,將兇手繩之以法。然而,有時候一些證人不配合,這時該怎么辦呢? 根據(jù)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只要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如果在偵查階段或?qū)彶槠鹪V階段不作證,那也沒辦法。但是,如果證人答應作證,卻在審判階段審理時沒有正當理由不出庭作證,法院可以強制其到庭,并給予訓誡。如果情節(jié)嚴重,證人可能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