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免费的精品国产v∧,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色,久久国产视频,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日本,黄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故意殺人不構成共同犯罪的條件
來源:法律編輯整理 時間: 2023-07-23 04:40:24 481 人看過

根據(jù)共同犯罪的構成條件,常見的不構成或不作為共犯處理的幾種情形:(1)共同過失犯罪行為,即二個以上共同過失犯罪的,不屬于共犯,只需根據(jù)個人的過失犯罪情況分別負相應的刑事責任即可。(2)二人以上實施危害行為,即一個為故意犯罪,一個為過失犯罪,兩個的行為共同導致危害結果的發(fā)生。(3)實施犯罪時故意內(nèi)容不同的。(4)同時犯,即指沒有共同實行犯罪的意思聯(lián)絡,而是在同一時間針對同一目標實行同一犯罪,對此應作為單獨犯罪分別論處。(5)實行過限行為,即超出共同故意之外的犯罪行為,不構成共犯。(6)“片面共犯”不宜作為共犯處理,所謂片面共犯是指行為人的行為共同造成一危害結果,但雙方?jīng)]有犯意聯(lián)系,一方知道對方的行為與性質,但對方卻對此不知,雙方的犯意聯(lián)絡不是共同的而是片面的。(7)事后通謀的窩藏、包庇、窩贓、銷贓等行為,因為在事先無通謀、在犯罪實行過程中也無通謀,故缺乏共犯的主觀條件。

故意殺人罪的構成條件

1、客體要件

故意殺人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生命權。法律上的生命是指能夠獨立呼吸并能進行新陳代謝的活的有機體,是人賴以存在之前提。

2、客觀要件

(1)必須有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作為、不作為均可以構成。以不作為行為實施的殺人罪,只有那些對防止他人死亡結果發(fā)生負有特定義務的人才能構成。

(2)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必須是非法的,即違反了國家的法律。執(zhí)行死刑、正當防衛(wèi)均不構成故意殺人罪。經(jīng)受害人同意而剝奪其生命的行為,也構成故意殺人罪。對所謂的,仍應以故意殺人罪論處,當然,量刑時可適用從輕或減輕的規(guī)定。

(3)直接故意殺人罪的既遂和間接故意殺人罪以被害人死亡為要件,但是,只有查明行為人的危害行為與被害人死亡的結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才能斷定行為人負罪責。

3、主體要件

故意殺人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即我國刑法分則規(guī)定的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一般身份的犯罪主體。

4、主觀要件

故意殺人罪在主觀上須有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fā)生他人死亡的危害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的發(fā)生。

故意殺人的動機是多種多樣和錯綜復雜的。常見的如報復、圖財、拒捕、義憤、氣憤、失戀、流氓動機等。動機可以反映殺人者主觀惡性的不同程度,對正確量刑有重要意義。

《刑法》第二十五條: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過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論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按照他們所犯的罪分別處罰。

聲明:該文章是網(wǎng)站編輯根據(jù)互聯(lián)網(wǎng)公開的相關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如若侵權或錯誤,請通過反饋渠道提交信息, 我們將及時處理。【點擊反饋】
律師服務
2025年11月02日 22:38
你好,請問你遇到了什么法律問題?
加密服務已開啟
0/500
律師普法
換一批
更多共同犯罪相關文章
  • 故意殺人是基本的犯罪構成嗎
    故意殺人是基本的犯罪構成,基本犯罪構成一般是單獨犯和既遂犯的犯罪構成。犯罪構成:(一)、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生命權。法律上的生命是指能夠獨立呼吸并能進行新陳代謝的活的有機體,是人賴以存在的前提。(二)、客觀要件。首先必須有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作為、不作為均可構成。以不作為行為實施的殺人罪,只有那些對防止他人死亡結果發(fā)生負有特定義務的人才能構成。殺人的方法多種多樣,可以借助一定的兇器,也可以是徒手殺人,但是如果使用放火、爆炸、投毒等危險方法殺害他人,危及不特定多數(shù)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財產(chǎn)安全的,應以危害公共安全罪論處。對于教唆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或沒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去殺害他人的,對教唆犯應直接以故意殺人罪論處。其次,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必須是非法的,既違反了國家的法律。執(zhí)行死刑、正當防衛(wèi)均不構成故意殺人罪。經(jīng)受害人同意而剝奪其生命的行為,也構成故意殺人罪。對所謂的安樂死,仍應以
    2023-03-01
    443人看過
  • 共同犯罪定罪的主觀條件——共同犯罪故意
    共同犯罪必須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所謂共同犯罪故意,具有兩個因素:一是認識因素。一般來說,認識因素是指共同犯罪人不僅認識到自己在故意地實施犯罪,而且還認識到有其他犯罪人和自己一起共同配合實施犯罪。二是意志因素,指共同犯罪人明知共同犯罪行為會造成某種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危害結果發(fā)生。犯罪的共同故意,使共同犯罪人之間的行為彼此聯(lián)系,相互配合,成為一致的共同犯罪活動。共同犯罪故意和單獨犯罪故意相比,具有顯著的特點。單獨犯罪故意,只是對本人行為的性質的認識以及對本人行為可能造成的某種危害社會結果的希望或放任。而在共同犯罪故意中,還包括對其他共同犯罪人行為的認識以及對共同造成的危害結果抱著希望或放任的態(tài)度,并且以此表明共同犯罪人之間在主觀上具有一定犯意聯(lián)系,這種犯意聯(lián)系將各共同犯罪人的思想溝通,成為共同犯罪的重要內(nèi)容。并且,除實行犯以外,其他共同犯罪人,例如組織犯、教唆犯和幫助犯的行為
    2023-06-11
    419人看過
  • 共同犯罪故意殺人怎么處罰?
    一、共同犯罪故意殺人怎么處罰?合作將人殺死屬于共同犯罪,均構成故意殺人罪,依法應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吨腥A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五條【共同犯罪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過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論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按照他們所犯的罪分別處罰。第二百三十二條【故意殺人罪】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jié)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二、故意殺人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一)、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生命權。法律上的生命是指能夠獨立呼吸并能進行新陳代謝的活的有機體,是人賴以存在的前提。(二)、客觀要件首先必須有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作為、不作為均可構成。以不作為行為實施的殺人罪,只有那些對防止他人死亡結果發(fā)生負有特定義務的人才能構成。殺人的方法多種多樣,可以借助一定的兇器,也可以是徒手殺人,但是如果使用放火、爆炸、投毒等危險方
    2023-05-22
    215人看過
  • 故意殺人是行為犯嗎哪些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
    一、故意殺人是行為犯嗎故意殺人罪是行為犯,因其犯罪成立的要見是有殺人的故意并且實施了殺人的行為,如果在犯罪準備階段被制止或者主關停止該行為,則為故意殺人未遂或故意殺人中止,因此故意殺人罪是行為犯。二、哪些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構成故意殺人罪的行為主要有以下幾點:(一)、防衛(wèi)過當?shù)墓室鈿⑷恕?二)、義憤殺人,即被害人惡貫滿盈,其行為已達到讓人難以忍受的程度而其私自處死,一般是父母對于不義的兒子實施這種行為。(三)、激情殺人,即本無任何殺人故意,但在被害人的刺激、挑逗下而失去理智,失控而將他人殺死,其必須具備以下條件:其一,必須是因被害人嚴重過錯而引起行為人的情緒強烈波動;其二,行為人在精神上受到強烈刺激,一時失去理智,喪失或減弱了自己的辨認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其三,必須是在激憤的精神狀態(tài)下當場實施。(四)、受囑托殺人,即基于被害人的請求、自愿而幫助其自殺。(五)、幫助他人自殺的殺人。(六)、生
    2023-04-17
    114人看過
  • 構成故意殺人罪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一)、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生命權。法律上的生命是指能夠獨立呼吸并能進行新陳代謝的活的有機體,是人賴以存在的前提。(二)、客觀要件。首先必須有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作為、不作為均可構成。以不作為行為實施的殺人罪,只有那些對防止他人死亡結果發(fā)生負有特定義務的人才能構成。殺人的方法多種多樣,可以借助一定的兇器,也可以是徒手殺人,但是如果使用放火、爆炸、投毒等危險方法殺害他人,危及不特定多數(shù)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財產(chǎn)安全的,應以危害公共安全罪論處。對于教唆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或沒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去殺害他人的,對教唆犯應直接以故意殺人罪論處。其次,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必須是非法的,既違反了國家的法律。執(zhí)行死刑、正當防衛(wèi)均不構成故意殺人罪。經(jīng)受害人同意而剝奪其生命的行為,也構成故意殺人罪。對所謂的“安樂死”,仍應以故意殺人罪論處,當然,量刑時可適用從輕或減輕的規(guī)定。第三,直接故意殺人罪的既
    2023-03-06
    470人看過
  • 故意殺人的犯罪構成及量刑標準
    故意殺人罪釋義故意殺人罪是指故意地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這是侵犯公民人身權利中最嚴重的犯罪。[刑法條文]第二百三十二條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jié)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二百三十八條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具有毆打、侮辱情節(jié)的,從重處罰。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傷殘、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為索取債務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兩款的規(guī)定處罰。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犯前三款罪的,依照前三款的規(guī)定從重處罰。第二百四十七條司法工作人員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實行刑訊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證人證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傷殘、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
    2023-04-22
    368人看過
  •  14歲前故意殺人罪能否構成犯罪?
    未成年人犯罪有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的區(qū)別。已滿十六歲的人犯罪應承擔刑事責任,而十四歲以下的人犯罪則應從輕或減輕處罰,并接受父母或監(jiān)護人管教。政府也有權接受相關教育。在14歲以下,未成年人即使故意殺人也不會承擔刑事責任。但若涉及民事訴訟,他們?nèi)孕璩袚鄳拿袷仑熑?。根?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guī)定,已滿十六歲的人犯罪,應當承擔刑事責任。犯故意殺人、傷害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毒、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承擔刑事責任。十四歲以下十八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十六歲以下不給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監(jiān)護人管教。必要時,政府也可以接受教育。14歲以下未成年人如何承擔民事責任?根據(jù)我國《民法典》的規(guī)定,14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而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也被視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因此,14歲以下未
    2023-10-22
    281人看過
  • 故意殺人罪的共犯怎么認定?
    對于故意殺人的,行為人在實施過程中,有其他人介入,為行為人殺人提供工具或者幫助行為人實施故意傷人的都可以被刑法認定屬于故意殺人共犯的情形。故意殺人的刑事處罰刑法中第二百三十二條: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jié)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在量刑時,應當破除不正當觀念,既不能認為殺人既遂的要一律償命,也不能認為殺人未遂的一律不判死刑。要綜合全部案情,正確評價罪行輕重和行為人的人身危險程度,給罪犯以適當?shù)男塘P處罰。對此,法學家指導案例網(wǎng)中所收錄的最高人民法院所發(fā)布的故意殺人罪典型案例對此有很直觀的解釋1、情節(jié)嚴重的犯故意殺人罪犯故意殺人罪的,情節(jié)嚴重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如:(1)出于圖財、奸淫、對正義行為進行報復、毀滅罪證、嫁禍他人、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等卑劣動機而殺人;(2)利用烈火焚燒、長期凍餓、逐漸肢解等極端殘酷的手段殺人;(3)殺害特定對象如與之朝
    2023-04-28
    173人看過
  • 故意殺人罪的學理解釋構成要件
    1、故意殺人罪的客體要件:故意殺人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生命權。法律上的生命是指能夠獨立呼吸并能進行新陳代謝的活的有機體,是人賴以存在的前提。2、故意殺人罪的客觀要件:首先必須有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作為、不作為均可構成。以不作為行為實施的殺人罪,只有那些對防止他人死亡結果發(fā)生負有特定義務的人才能構成。殺人的方法多種多樣,可以借助一定的兇器,也可以是徒手殺人,但是如果使用放火、爆炸、投毒等危險方法殺害他人,危及不特定多數(shù)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財產(chǎn)安全的,應以危害公共安全罪論處。對于教唆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或沒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去殺害他人的,對教唆犯應直接以故意殺人罪論處。其次,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必須是非法的,既違反了國家的法律。執(zhí)行死刑、正當防衛(wèi)均不構成故意殺人罪。經(jīng)受害人同意而剝奪其生命的行為,也構成故意殺人罪。第三,直接故意殺人罪的既遂和間接故意殺人罪以被害人死亡為要件,但是,只有查明行為
    2023-04-13
    470人看過
  • 故意犯罪的概念和構成條件
    故意犯罪是指行為人在故意的心理狀態(tài)下實施的犯罪。①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或者知道自己的行為可能會造成危害社會的結果。②行為人必須是希望或者放任這種危害結果的發(fā)生。這兩種情況都構成故意犯罪。一、不作為過失犯罪有哪些情形?第一種情況是疏忽大意的過失犯罪,即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發(fā)生這種結果,從而構成犯罪。所謂應當預見是指行為人對其行為可能發(fā)生結果的認識能力而言。應當預見要求根據(jù)具體情況,確認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是否有能力作出判斷,包括根據(jù)行為人的年齡、工作職責、文化程度、知識水平、工作經(jīng)驗、生活經(jīng)驗等因素。疏忽大意就是通常所說粗心大意、忽略、忘記、沒想到等。如某汽車駕駛員,在倒車時違反操作規(guī)程,不事先鳴笛,也不注意觀察,結果將在車后玩耍的小孩軋死。作為駕駛人員,其職責要求在倒車時必須先認真觀察,而該駕駛
    2023-03-06
    428人看過
  • 故意殺人罪的構成要件不包括客觀方面
    根據(jù)我國相關法律要求,故意殺人罪的客觀構成要件不包括行為主體和行為對象。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規(guī)定:“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jié)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據(jù)此條法律可知,故意殺人罪的客觀構成要件不包括行為主體和行為對象。故意殺人罪的客觀要件是什么首先必須有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作為、不作為均可構成。以不作為行為實施的殺人罪,只有那些對防止他人死亡結果發(fā)生負有特定義務的人才能構成。殺人的方法多種多樣,可以借助一定的兇器,也可以是徒手殺人,但是如果使用放火、爆炸、投毒等危險方法殺害他人,危及不特定多數(shù)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財產(chǎn)安全的,應以危害公共安全罪論處。對于教唆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或沒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去殺害他人的,對教唆犯應直接以故意殺人罪論處。其次,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必須是非法的,既違反了國家的法律。執(zhí)行死刑、正當防衛(wèi)均不構成故意殺人罪。經(jīng)受害
    2023-06-30
    249人看過
  • 15歲能不能構成故意殺人罪
    一、15歲能不能構成故意殺人罪1、15歲可以構成故意殺人罪,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2、法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二、如何搜集故意殺人罪證據(jù)1、注意收集殺人現(xiàn)場的物證。有些故意殺人案件,不僅有第一現(xiàn)場,而且還有第二現(xiàn)場,第一現(xiàn)場往往是作案現(xiàn)場,而第二現(xiàn)場往往是拋尸現(xiàn)場,有時第二現(xiàn)場又有好幾處,所以針對不同的殺人現(xiàn)場應有重點地收集不同的物證。一般來講,有第一殺人現(xiàn)場的應收集下列物證:(1)作案工具。(2)收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留在現(xiàn)場的各種物品,既包括犯罪嫌疑人作案時有關的輔助物品,也包括犯罪嫌疑
    2023-04-20
    118人看過
  • 共同故意構成共同犯罪嗎?有什么罪名?
    可以構成。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在這個時候也包括間接故意。所謂共同的犯罪故意,是指各共同犯罪人通過意思聯(lián)絡,認識到其共同犯罪行為會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決意參加共同犯罪,希望或放任這種結果發(fā)生的心理狀態(tài)。其特征是:1.共同的認識因素,包括三個方面的要素:一是認識到不是自己一個人單獨實施犯罪,而是與他人互相配合共同實施犯罪。二是不僅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會產(chǎn)生某種危害結果,而且也認識到其他共同犯罪人的行為也會引起某種危害結果。三是各共同犯罪人都預見到共同犯罪行為與共同犯罪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2.共同的意志因素。其中,共同希望危害結果的發(fā)生,是共同直接故意;共同放任危害結果的發(fā)生,是共同間接故意,在個別情況下也可能表現(xiàn)為有的基于希望,有的則是放任。共同犯罪是如何產(chǎn)生的共同故意犯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構成共同犯罪,必須具備如下要件:(一)主體要件,主體必須是二
    2023-08-01
    251人看過
  • 把欠債不還的人殺了能否構成故意殺人罪
    一、把欠債不還的人殺了能否構成故意殺人罪1、把欠債不還的人殺了構成故意殺人罪,一般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本罪是實害犯,只要行為人實施了故意殺人的行為,就構成故意殺人罪,就應當立案追究刑事責任。2、法律依據(jù):《刑法》第十四條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fā)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第二百三十二條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jié)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二、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的區(qū)別1、認識因素有所不同,直接故意包括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兩種情況,間接故意只有明知可能一種情形;2、對危害結果發(fā)生的意志因素明顯不同。間接故意是放任結果發(fā)生,即聽之任之、滿不在乎,容認、同意危害結果的發(fā)生;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希望結果發(fā)生或明知道必然發(fā)生的情況下放任結果發(fā)生。3、特定危害結果發(fā)生與否,對兩種故意及
    2023-05-14
    202人看過
換一批
#刑罰量刑
北京
律師推薦
    展開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分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團兩種。構成共同犯罪,需要參加人的犯罪意思互相溝通,而加功于他人犯罪的,即使沒有與他人溝通也能成立某種共犯,... 更多>

    #共同犯罪
    相關咨詢
    • 此故意殺人罪有犯罪未遂的構成條件嗎?
      臺灣在線咨詢 2022-10-14
      故意殺人罪有犯罪未遂。故意殺人罪未遂的具體條件如下: 其 一、行為人必須要有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即殺人的故意; 其 二、行為人實施了殺人的行為; 其 三、行為人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沒有得逞。 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已經(jīng)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延伸內(nèi)容】 故意殺人罪判斷方法 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fā)生他人死亡的結果,并
    • 兩人故意殺人,是否構成共同犯罪?說明理由
      浙江在線咨詢 2022-10-06
      兩人在故意傷害的范圍內(nèi)成立共同犯罪,張某單獨成立故意殺人罪,結合起來,張某成立故意傷人罪,李某成立故意傷害罪。理由如下:共同犯罪要求有共同犯罪的主觀故意。從犯罪的主觀心態(tài)分析,兩人事先達成了若賴某來就對賴某身體進行傷害的合意,屬于事先通謀,犯罪過程中兩人均參與,也無消除故意傷害念頭的情形發(fā)生。兩人成立故意傷害的共犯。但是,張某在犯罪過程中臨時起意要傷害賴某,擊打了人體的重要部位,故意致死,但由于李
    • 未成年人故意犯罪構成共同犯罪嗎?
      山西在線咨詢 2023-09-22
      未成年人犯罪是否構成共同犯罪需要視情況而定。 要判斷未成年人是否構成共同犯罪,先要判斷未成年人是否構成犯罪。根據(jù)刑法規(guī)定,未成年人是否構成犯罪,有以下三種情況: 1、實施犯罪行為時,未滿14周歲的,不認為是犯罪,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2、實施犯罪行為時,已滿14周歲未滿16周歲的,只有在實施8種嚴重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
    • 什么是故意殺人罪,故意殺人罪的犯罪構成是什么,故意殺人罪判幾年
      山西在線咨詢 2022-03-07
      故意殺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 故意殺人罪的構成要件 1.本罪的客體,是他人的生命權。故意殺人罪,侵犯的是他人的生命權。人的生命始于出生、終于死亡。刑法中生命起始的標志能說為胎兒脫離母體后,開始獨立呼吸。生命的終止我國實踐中以心臟停止跳動為標志。根據(jù)有關司法解釋,心臟不可逆轉地停止跳動,可以認定為生命已經(jīng)終止。因此,母體中的胎兒與尸體都不能作為故意殺人的罪的客體,但侵犯其可能構成故意傷
    • 犯故意殺人罪怎么處罰,對于構成故意殺人罪的罪行
      湖南在線咨詢 2022-04-19
      故意殺人罪是我國乃至其他各國刑法中規(guī)定的最重罪名之一,按照我國刑法規(guī)定,犯故意殺人的判處死刑、無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jié)較輕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因此可以看出故意殺人罪原則上要判處死刑,又其他減輕的情節(jié)的可判處有期徒刑。那么到底哪些情形要判處死刑呢,筆者與最高人民法院刑事政策室的同志溝通后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實施其他違法犯罪時,又實施殺人的。如搶劫中殺人的,強奸中殺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