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律師普法為法師兄(原110咨詢網(wǎng))原創(chuàng)內容,未經(jīng)授權,任何形式的復制、轉載都視為侵權行為。
行政訴訟時效,是指當事人能夠向人民法院對行政行為提起行政訴訟的有效期限,超過了這一期限,則當事人喪失了提起行政訴訟的權利。2014年11月修訂后的新《行政訴訟法》第46條規(guī)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自知道或者
我國行政訴訟是存在訴訟時效的相關規(guī)定的,訴訟時效就是起訴的期限。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如果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訴訟時效是六個月,自上述主體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第一,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的,復議機關應當在收到申請書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決定。法律、法規(guī)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申請人不服復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復議機關逾期不作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在復
行政訴訟有訴訟時效。我國法律規(guī)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起訴訟。除法律另有規(guī)定外。房地產(chǎn)訴訟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20年以上,
關于行政訴訟時效的意義,應該有正確的全面的認識。訴訟時效制度的目的不是處罰權利人不及時行使請求權的行為,更不是保護義務人不履行義務的行為,而是具有積極的法律意義。 1、有利于穩(wěn)定社會經(jīng)濟秩序,促進社會
行政訴訟時效是當事人能夠向人民法院提起具體行政訴訟的有效期限。超過這一期限,當事人失去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權利。一般訴訟時效和法定訴訟時效的規(guī)定?!缎性V法》第四十六條規(guī)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
1、普通訴訟時效 (1)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的為3個月。 (2)經(jīng)復議向法院提起訴訟的為15日。 2、特殊訴訟時效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的特殊訴訟時效,比如30日。 3、最長訴訟時效(1)是行政相對人知道具
00:56
行政訴訟被告的認定規(guī)則如下: 1、如果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作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 2、如果是經(jīng)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決定維持原行政行為的,作出原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和復議機關是共同被告;復議機關改變原行政行
00:52
普通訴訟時效和最長訴訟時效的區(qū)別有: 1、普通訴訟時效一般為三年,超過普通訴訟時效而請求人民法院保護民事權利的,會喪失勝訴權,而最長訴訟時效有20年; 2、普通訴訟時效應當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而最長訴訟
01:19
訴訟時效是指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不行使權利,當時效期間屆滿時,債務人獲得訴訟時效抗辯權。訴訟時效有以下幾個要點: 1、不適用訴訟時效的情形: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的;兌付國債、金融債券、企業(yè)債券本息的;基于投資關系產(chǎn)生的繳
01:26
01:03
00:56
01:04
0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