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律師普法為法師兄(原110咨詢網)原創(chuàng)內容,未經授權,任何形式的復制、轉載都視為侵權行為。
共同實行犯的犯罪中止,情況較為復雜。共同實行犯中一人在共同實行犯罪的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并且勸說其他共同實行犯放棄犯罪而共同停止共同犯罪行為,共同犯罪人均成立犯罪中止;如果在共同犯罪過程中主動放棄犯罪者,勸說其他共同實行犯放棄犯罪無效,轉而
犯罪的中止和未遂是兩個概念,它們均屬于故意犯罪的形態(tài)類型,極易混淆,有必要對此進行區(qū)分。整體上而言,犯罪中止是指能達目的而不欲,也就是在犯罪過程中,行為人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的情形。犯罪未遂是指欲達目的而不能,也就是是
犯罪既遂、未遂、中止、預備的區(qū)分如下: 1、發(fā)生的時間不同。犯罪未遂發(fā)生在已經著手實施犯罪以后,犯罪預備階段不存在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則要求必須在犯罪過程中放棄犯罪,即在實施犯罪預備或者在著手實施犯罪以后,達到即遂以前放棄犯罪,均能構成犯罪中
法律不懲罰思想犯。只有著手實施犯罪的,哪怕是犯罪預備、犯罪未遂、犯罪中止都構成犯罪。《刑法》第二十二條【犯罪預備】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
連續(xù)犯是指行為人基于同一的或者概括的犯罪故意,連續(xù)實施數(shù)個獨立的犯罪行為,觸犯同一罪名的情況。有些時候符合上述條件但不按連續(xù)犯來處理而是采用,如故意傷害。但就其中的某一個犯罪行為是存在未遂或中止的可能
犯罪既遂是指行為人所實施的行為已經齊備了刑法分則對某一具體犯罪所規(guī)定的全部構成要件。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具體來說,兩者有以下的一些區(qū)別: 1.犯
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的,是犯罪中止。對于中止犯,沒有
01:02
犯罪客體與犯罪對象的主要有以下幾點區(qū)別: 1、任何犯罪都會使犯罪客體受到損害,但犯罪對象不一定會受到損害。 2、犯罪客體決定了犯罪的性質,而犯罪對象不一定能夠決定犯罪性質。 3、犯罪客體是構成任何犯罪的必要要件,但犯罪對象則不是構成任何犯罪
01:05
違法與犯罪的區(qū)別有: 1、兩者性質不同,違法是一種危害社會的行為,并不一定會構成犯罪,而犯罪一定是違反法律的行為。 2、兩者概念不同,違法,指的是特定的法律主體,例如單位或者是個人,因其主觀上的過錯導致發(fā)生具有一定社會危害性的行為;而犯罪則
01:29
刑事犯罪和行政犯罪,一般有以下的四個區(qū)別,具體如下: 1、概念不同:刑事犯罪是指,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
01:35
01:17
01:02
00:56
00: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