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3.18
征收農村土地程序規(guī)定如下,1、征地情況通報;2征地調查確認;3、征地情況函告;4、征地聽證通知書,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將土地所在村組的征地情況張貼告知農民;5、組織征地聽證會,集體經濟組織和被征地農民在征地批準前討論補償對象,
1.補償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 2.總的補償原則是不降低原來的生活居住水平和條件,應當有適當地改善和提高。 3.集體土地參考《土地管理法》的第48條的規(guī)定。
對農村集體土地進行征收時,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宅基地上的房屋是附著物補償歸所有者所有,所以宅基地的土地補償歸村委,房屋的補償歸所有人。
國家征地補償標準由當地人民政府確定。根據我國《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被征收人符合住房保障條件的,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優(yōu)先給予住房保障。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制定。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不得低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是以戶為單位的,土地賠償款也應當發(fā)放到戶。同時,由于土地長期不變的政策和“生不加、死不減”的政策,家庭土地在總額不變的前提下又所有有村民資格的成員共有。 因此,村民權是資格權,不經法定
農村土地征收的補償費用,按下列方法分配:1、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由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實際所有人取得;2、土地補償費由村集體擬定分配方案,經村民會議討論通過后實施,未經村民會議討論決定,任何單位和個
耕地補償包括土地補償費、人員安置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費。其中土地補償費和人員安置費的總和,一般是前3年年均產值的10-30倍。林木、果樹等地上物需要根據樹齡、是否在盛果期等因素來估算。菜地、大棚要看年
00:53
農村土地賠償具體如下: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征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十倍。根據相關法律規(guī)定可知,征收耕
01:31
國家土地征用的補償標準為: 國家征收土地為集體土地時,按照土地管理法的相關規(guī)定,對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其中賠償范圍包括:1、土地補償費,即對土地被征用造成經濟損失而支付的一種經濟補償;2、青苗補償費,即對用地單位對被征用土地上的青苗
01:12
土地補償費是指因國家征收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對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的補償。按照我國現行法律規(guī)定,征收土地補償包括青苗、地上物補償費、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和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征地補償是指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對農民集體所有建設
00:52
01:08
01:13
01:08
00: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