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合同糾紛和解過程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原告起訴被告土地使用權糾紛的解決原則如下: 1、堅持以事實為依據(jù)、以法律為準繩的實事求是原則; 2、堅持維護社會主義公有制,保護國家、集體的土地所有權,維護單位或公民個人的合法使用權; 3、處理土地糾紛涉及各有關部門的,應同有關部門共同協(xié)商,正確處理好部門之間的關系;等等。 調解程序如下: 1、當事人提出申請并提交申請書; 2、審查并受理; 3、確定案件承辦人; 4、調查取證; 5、調解; 6、送達處理決定書。
在現(xiàn)實生活中,合同是最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所以,很多人都會簽訂合同來確保雙方的利益。合同糾紛也是常見的民事糾紛,那么在合同糾紛案件中,原告需要舉證嗎?在合同糾紛案件中,主張合同關系成立并生效的一方當事人對合同訂立和生效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主張合同關系變更、解除、終止、撤銷的一方當事人對引起合同關系變動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對合同是否履行發(fā)生爭議的,由負有履行義務的當事人承擔舉證責任。對代理權發(fā)生爭議的,由主張有代理權一方當事人承擔舉證責任。例如在買賣合同中,賣方負有舉證證明已交付貨物的責任,買方負有舉證證明已支付貨款的責任。賣方完成交付貨物的義務,買方應當履行按照約定付款的義務,買方主張已經(jīng)全額付款給賣方應當提供證據(jù)予以證明,否則應當承擔不利后果。此為原則,但亦有例外,應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諸如口頭的即時買賣合同。隨著新興支付方式諸如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的蓬勃發(fā)展,基于非現(xiàn)金交易的方式,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對于是否已經(jīng)支付貨款而產(chǎn)生的糾紛。因此,并不一定是原告舉證。
-
合同糾紛原告要舉證嗎?合同糾紛中,原告一般是提出主張的一方,是需要舉證的。民事訴訟中,誰主張誰舉證,主張合同關系成立并生效的一方當事人對合同訂立和生效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主張合同關系變更、解除、終止、撤銷的一方當事人對引起合同關系變動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
2020.04.25 119 -
-
保險合同糾紛的原告是誰保險合同糾紛的原告可以是保險合同的當事人和受益人,是與保險合同糾紛有利害關系的民事主體。被保險人、保險人和被保險人,受益人可以是民事訴訟中的被告?!吨腥A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規(guī)定,保險合同是投保人與保險人約定保險權利義務的協(xié)議。投保人是指與保險
2022.05.11 3,435
-
承包合同糾紛原告被告
1,法人單位內(nèi)部的承包合同,不能作為對外債務的抗辯理由,法人應當對外承當賠償責任,所遭受的損失根據(jù)承包合同向承包人追償 2,王一個人名義大的欠條要具體分析一,要看他當時是否在單位任職,如果離職期間個人
2022-05-09 15,340 -
建筑工程合同糾紛原告怎么陳述
發(fā)包人與承包人承擔連帶責任。 聲明:
2022-03-08 15,340 -
合同糾紛如何確定原告被告
確定合同糾紛案件的原告和被告的方式:原告是指向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的一方,認為其民事權益或者受其管理控制的民事權益受到侵犯,或者與他人發(fā)生爭議。被告是指被告侵犯原告的民事權益或者與原告發(fā)生民事權益糾紛
2021-12-26 15,340 -
保險合同糾紛原告是誰
保險合同糾紛的原告可以是保險合同的當事人以及受益人,是與保險合同糾紛有利害關系的民事主體。投保人、保險公司以及被保險人、受益人都可以是民事訴訟中的被告。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條保險合同是投保
2022-06-04 15,340
-
01:13
工程施工合同糾紛如何解決工程施工合同糾紛的解決途徑,具體包括了: 1、與對方當事人進行協(xié)商,雙方就糾紛問題重新協(xié)商; 2、如果無法協(xié)商的話,可以向當?shù)氐娜嗣裾{解委員會申請調解介入; 3、根據(jù)工程施工合同的相關約定,向雙方事先約定的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4、以對方當
1,040 2022.06.22 -
01:37
合同糾紛可以在原告所在地起訴嗎合同糾紛可以在原告所在地起訴嗎 對于合同糾紛案件,當事人可以選擇原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但是這種情況針對的是,協(xié)議管轄或者一般管轄中的特別規(guī)定情形。一般來說,對于合同糾紛案件,當事人應當前往合同履行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
2,474 2022.04.17 -
01:02
解除建筑工程合同糾紛如何處理解除建筑工程合同糾紛解決方式包括了以下四種:一,和解。和解就是指的產(chǎn)生糾紛的當事人自行協(xié)商,談判,友好的解決糾紛;二,調解。調解是指的通過第三人在糾紛當事人之間進行主持糾紛解決。調解根據(jù)主持調解的第三方的身份的不同,可以分為民間調解,人民調
1,177 2022.0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