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缺席判決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對內(nèi)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1、根據(jù)實踐認為,離婚案件中,被告不到庭時是可以適用缺席審判和缺席判決的。當然對于一些態(tài)度惡劣,情節(jié)嚴重或故意刁難原告而不到庭的被告,也可以按照《民訴法》第100條的規(guī)定,對妨礙民事訴訟的被告采取拘傳的強制措施。 2、缺席審判中涉及到子女的撫養(yǎng)及財產(chǎn)的處理,原則上應按照被告的答辯意見,如被告庭前有書面答辯意見的,應當按照被告的答辯意見進行認定,這屬于被告的自認;沒有答辯的,則應按照《民法典》及相關(guān)解釋的要求處理。 3、實踐中因被告拒不到庭,對于子女應由誰來撫養(yǎng)及夫妻共同財產(chǎn)如何確定,人民法院認定的難度較大,一般可根據(jù)子女目前撫養(yǎng)的現(xiàn)狀,判決子女由原告或被告撫養(yǎng),夫妻財產(chǎn)則由原告負責保管。被告如有異議時則可由被告另行主張。這樣判決既不會影響被告事后再主張權(quán)利的訴權(quán),也保持了子女撫養(yǎng)及夫妻財產(chǎn)的相對穩(wěn)定,有利于減少社會矛盾。
-
離婚案件缺席判決
被告經(jīng)傳喚拒不到庭,可以缺席判決。原告經(jīng)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jīng)法庭許可中途退庭,被告提出反訴的,可以缺席判決。被告一方下落不明,原告一方起訴離婚的,可以缺席判決。
2020.10.07 143 -
缺席判決
缺席判決與正常判決效力是一致的。缺席判決是指開庭審理案件時,只有一方當事人到庭,人民法院依法對案件進行審理后作出的判決。根據(jù)民事訴訟法的有關(guān)規(guī)定,如果原告或被告被法院傳喚后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開庭中途無法院批準自行離庭的,會被法院認定
2020.12.04 290 -
離婚可以缺席判決嗎
訴訟離婚中其實是可以缺席審判的,但此時需要符合規(guī)定的情形,否則也不能輕易就缺席審判。 1、被告經(jīng)傳喚拒不到庭,可以缺席判決; 2、被告不到庭可以缺席判決的情況; 3、被告一方下落不明,原告一方起訴離婚的,可以缺席判決。
2021.01.06 129
-
離婚判決可以缺席嗎,離婚訴訟缺席判決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條規(guī)定:“被告經(jīng)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jīng)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決?!钡牵x婚訴訟是涉及雙方當事人身份關(guān)系的糾紛,如果一方當事人不到庭應訴,對于人民
2021-05-24 15,340 -
離婚缺席判決嗎
離婚訴訟,不會缺席審理和判決。需要雙方一起出庭,被告不到,兩次傳喚之后,可以拘傳到庭?!睹袷略V訟法》;第六十二條離婚案件有訴訟代理人的,本人除不能表達意思的以外,仍應出庭;確因特殊情況無法出庭的,必須
2022-03-12 15,340 -
離婚怎么缺席判決
離婚缺席判決的后果,對于夫妻雙方的財產(chǎn)和債權(quán)債務的情況難以查明,夫妻雙方感情是否確已破裂難以查明。缺席判決是指開庭審理案件時,只有一方當事人到庭,人民法院依法對案件進行審理之后所作出的判決。根據(jù)《民事
2022-06-07 15,340 -
缺席審判缺席判決后果
1、缺席審判 缺席判決就是法院在一方當事人缺席時作出的判決,也就是在你不做任何辯護的情況下作出的判決,那么結(jié)果可想而知。對于傳票,不存在收不到,即使找不到被傳喚人,法院也可以公告送達,一定期限后,就視
2022-05-03 15,340
-
01:54
離婚缺席判決怎么判一方下落不明,另一方起訴離婚的案件,在審判實踐中還是比較多見的。因夫妻長期不在一起生活,導致雙方感情淡化,故法官在解決此類案件時,大都判決離婚。《婚姻法》第三十二條明確規(guī)定了,一方被宣告失蹤,另一方提出離婚訴訟的,應準予離婚。此判決即為缺席
2,245 2022.04.17 -
01:13
離婚被告缺席可以判決嗎我國《民事訴訟法》中規(guī)定了,在離婚案件中,即使當事人有訴訟代理人,本人也應該出庭,除非是不能準確表達自身意思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如果確有特殊原因無法出庭的,需要向法院提交書面離婚意見。因為離婚案件屬于解除夫妻身份關(guān)系的案件,具有密切的人身性
1,864 2022.04.17 -
01:09
起訴離婚缺席如何判起訴離婚時一方缺席,根據(jù)不同的情況處理結(jié)果如下: 1、一方當事人確因特殊情況無法出庭的,必須向人民法院提交書面意見,并經(jīng)法院同意。否則就要承擔不利的法律后果。 2、通常情況下缺席的不利后果是,如果原告缺席,則按照自動撤訴處理;如果被告缺席,
70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