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權用盡原則是否屬于專利權的用盡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不屬于,這屬于專利權用盡。專利權用盡原則也稱為專利權窮竭原則或首次銷售原則(First Sale Doctrine),通常系指專利產品或依據(jù)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一經合法售出后,專利權人及其合法授權人即喪失對該等產品進行使用和再次銷售等行為的控制權。 我國2008年《專利法》第六十九條第(一)項規(guī)定:專利產品或者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由專利權人或者經其許可的單位、個人售出后,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該產品的,不視為侵犯專利權。 從該規(guī)定可以看出,在我國專利權用盡是一種對專利權的限制,為實現(xiàn)專利權人和社會公眾的利益平衡,必須嚴格規(guī)范專利權用盡的適用范圍。 擴展資料: 專利權用盡是19世紀美國司法判例的產物,至今已有160多年的歷史。該制度始于1852年的Bloomer案,基本原則確立于1873年的Adams案,目前已成為一項基本的專利權侵權抗辯理由。 Bloomer訴McQ ewan案中,美國聯(lián)邦最高法院闡述了有關專利權用盡原則的合理補償理論,認為適用專利權用盡原則主要出于阻止專利權人獲得沒有根據(jù)補償?shù)钠谕蛯€人財產賦予永久限制的極不信任這兩個基本動機,專利權人已獲得合理補償?shù)木筒荒芤詫@麢酁榻杩诶^續(xù)控制專利產品。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
權利用盡的原則是什么?
權利用盡原則是對知識產權專有權利限制的一種典型制度,是指知識產權所有人或經其授權的人制造的知識產權產品,在第一次投放到市場后,權利人即喪失了在一定地域范圍內對它的進一步的控制權,權利人的權利即被認為用盡、窮竭了。凡是合法地取得該知識產權產品
2020.03.04 798 -
專利侵權專利專利侵權的判定原則有哪些
對專利侵權行為進行判定的原則包括有:行為人所涉及的技術特征與專利的技術特征全部相同,則構成侵權;行為人所涉及的技術特征多于專利的技術特征,也構成侵權;相異的技術特征與專利的技術特征是等效的,仍構成侵權等。
2020.12.24 301 -
專利使用權屬于物權還是債權
專利使用權是債權。專利權被授權后,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制造、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其外觀設計專利產品。通過許可使用專利技術方案,所獲得的專利使用權,是一種基于合同的債權。
2020.06.13 261
-
專利權利用盡的原則是什么?
所謂專利權的權利用盡原則,是指專利權人制造、進口或者經專利權人許可而制造、進口的專利產品或者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售出后,任何人再使用、許諾銷售或者銷售該專利產品的,不視為專利權。 規(guī)定專利權利權
2022-06-28 15,340 -
專利權利用盡的原則是怎樣的
所謂專利權的權利用盡原則,是指專利權人制造、進口或者經專利權人許可而制造、進口的專利產品或者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售出后,任何人再使用、許諾銷售或者銷售該專利產品的,不視為專利權。 規(guī)定專利權利權
2022-06-12 15,340 -
專利權的權利用盡
專利權用盡,是指專利產品或者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由專利權人或者經其許可的單位、個人售出后,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該產品的。 專利權人自己或者許可他人制造的專利產品(包括依據(jù)專利方法直接獲得
2023-09-03 15,340 -
專利權的用盡
專利權人自己制造、進口或者許可他人制造、進口的專利產品或者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售出后,任何人使用、許諾銷售或者銷售該產品的,不再需要得到專利權人的許可或者授權,不構成侵權。這意味著,專利權人只對
2023-06-11 15,340
-
01:14
專利使用權是債權嗎我國法律規(guī)定,發(fā)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權被授予后,除了專利法另有規(guī)定的以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沒有經過專利權人的同意,都是不能實施其專利的。 外觀專利權被授權后,沒有經過專利權人許可,不可以實施其專利,不能為生產經營目的,制造、許諾銷售、銷售、進
1,206 2022.04.17 -
00:50
專利侵權認定原則是什么專利侵權的認定原則主要如下: 1、全面覆蓋原則,即將被控侵權方案與權利要求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征進行對比后,被控侵權方案具備專利權利要求中的全部技術特征,構成侵權; 2、等同原則,即將被控侵權方案與權利要求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征進行對比后,發(fā)現(xiàn)被控
778 2022.11.21 -
01:03
專利侵權判定原則有哪些專利侵權的判定原則,包括全面覆蓋原則和等同原則。首先,全面覆蓋原則是一個最基本的原則,它指的是被訴侵權產品或方法,具備專利權利要求的每一項特征,缺一不可。在全面覆蓋原則下,如果被訴侵權產品或方法所擁有的特征,甚至多于專利權利人的產品所擁有的
1,435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