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款條款訴訟時效從什么時候算起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一)如果借條注明了還款日期,訴訟時效從還款日期的次日起算。 (二)如果沒有注明還款日期,則表明該合同系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合同,債權人有權隨時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但須給對方必要的準備時間。在此情形下,確定訴訟時效期間的起算點,實際上存在以下幾種類型: 1、債權人催告當時債務人就表示立即履行,實際上卻未履行的,訴訟時效應自催告次日起計算。 2、如果當事人協(xié)商一致,確定了一個明確的履行期限,實際上,雙方當事人變更了合同內容,將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變成了履行期限明確的債務,那么,債務人于該期限屆滿未履行債務的,訴訟時效自該期限屆滿之次日起計算。 3、債權人向債務人主張一次權利,債務人明確表示拒絕履行,并有否定債權存在的意思表示,那么,訴訟時效應從該拒絕之日的次日起計算。 4、在債權人向債務人主張履行債務,債務人未明確拒絕的情況下,雙方約定有履行債務的寬限期,在該期限屆滿時,無論債務人是否明確拒絕履行債務,只要在客觀上債務人不履行,訴訟時效應自該寬限期屆滿的次日起計算。
借款糾紛的訴訟時效從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損害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訴訟時效為三年,但是權利損害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也不再保護,有特殊情況的,可以申請延長。
-
借貸訴訟時效從什么時候算起借貸的訴訟時效應當從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損害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但是權利損害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也不再保護,有特殊情況的可以申請延長。
2021.03.27 136 -
借條訴訟時效從什么時候起算《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規(guī)定,借條的訴訟時效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jù)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2021.04.12 121 -
借貸的訴訟時效從什么時候起算1、對于定期還款的民間借貸,訴訟時效為還款期限屆滿之日起3年,逾期則喪失請求人民法院保護的權利。 2、對于定期還款的民間借貸,債務人在約定期限屆滿后未履行債務而出具沒有還款日期的欠款條,應當認定訴訟時效中斷,從收到欠款條的第二天開始重新計算
2021.02.06 141
-
貸款的訴訟時效從什么時候算起
訴訟時效可以分為以下幾種:一、短期時效。短期時效指訴訟時效不滿兩年的時效。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六條規(guī)定:“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一)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shù)模?二)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
2022-10-05 15,340 -
欠款合同的訴訟時效從什么時候算起
欠款條是合同的一種,訴訟時效自權利被侵害時起算,訴訟時效為權利被侵害之日起三年內,但同時法律規(guī)定了二十年的最長訴訟時效,超過二十年,法院不予保護。 借條有效期分幾種情況,具體如下: 1、約定還款日期,
2022-06-02 15,340 -
借款的訴訟時效從什么時候開始起算
1、借貸的訴訟時效從還款日期的次日起算,時效為三年。 2、債權人催告當時債務人就表示立即履行實際上卻未履行的,自催告次日起計算。債務人于該期限屆滿未履行債務的,自該期限屆滿之次日起計算。債權人向債務人
2022-11-06 15,340 -
貸款的訴訟時效從什么時候開始計算?
貸款爭議訴訟時效從還款期后開始計算,如果債權人在訴訟時效期間沒有要求債務人或者擔保人履行債務或承擔擔保責任,或者債務人沒有主動履行債務的,則訴訟時效屆滿后,債權人將喪失勝訴權,也就是說,訴訟時效屆滿后
2022-04-24 15,340
-
01:20
欠銀行貸款訴訟時效欠銀行貸款的訴訟時效,其實就是民事訴訟案件的訴訟時效。民事案件的訴訟時效一般為3年,如果法律有其他規(guī)定,按照其他規(guī)定的訴訟時效確定該民事案件的訴訟時效。欠銀行貸款屬于借款合同糾紛,沒有其他法律對其訴訟時效做出規(guī)定,因此適用3年的訴訟時效。這
2,740 2022.05.11 -
01:54
欠款訴訟時效怎么計算欠款的訴訟時效具體怎么計算,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確定: 第一,如果欠條上注明了還款日期,訴訟時效從還款日期屆滿之日的次日開始計算,訴訟時效為三年; 第二,如果欠條上沒有注明還款日期的,債權人有權利隨時向債務人提出要求,請求其還款,但應該給對方適
2,189 2022.04.17 -
01:35
借款合同訴訟時效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關于借款合同的訴訟時效的規(guī)定 借款合同也是一般的民事合同,應當適用民事訴訟法律以及相關法律的一般規(guī)定。因此,借款合同的訴訟時效是三年。在這三年期間,如果沒有發(fā)生訴訟時效中止或者中斷的事由,這時候時效經過,權利人就不能夠請求
1,898 2022.0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