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轉讓是必須辦理嗎?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根據《公證條例》等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辦理公證不是所有房屋轉讓的必經程序,但是有些房屋所有權轉移必須辦理公證手續(xù)。司法部、建設部聯(lián)合發(fā)布的《關于房產登記管理中加強公證聯(lián)合通知》中規(guī)定,以下幾種事項必須辦理公證:一是繼承房產,應當辦理“繼承權公證書”。二是遺囑人為處分房產而設立的遺囑,應當辦理公證。在遺囑生效后其法定繼承人或遺囑受益人可根據遺囑內容協(xié)商簽訂遺產分割協(xié)議,經公證證明后到房地產管理機關辦理所有權轉移登記手續(xù)。三是贈與房產,應當辦理贈與人的“贈與公證書”和受贈人“接受贈與公證書”或雙方共同辦理“贈與合同公證書”。四是有關房產所有權轉移的涉外和涉港澳臺的法律行為,必須辦理公證證明。除以上列舉需辦理公證的外,其他房屋轉讓許可不必辦理公證即可轉讓,但是房屋轉讓必須有書面協(xié)議,按規(guī)定持有關證件辦理轉戶手續(xù)后,房屋產權才發(fā)生轉移。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轉讓房產不是必須進行物權登記,比如說像法院判決房產轉讓的,在判決書生效的時候,房產轉讓生效。除此之外,當事人之間訂立有關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不動產物權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規(guī)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外,自合同成立時生效;未辦理物權登記的,不影響合同效力。
房屋預抵押必須辦理。 預抵押登記制度,就是在購房者與開發(fā)商的購房合同、購房者與銀行的借款合同簽定的同時,在房管局的備案系統(tǒng)上立即生成預抵押登記,以排斥第三人對房產的行使權利。
-
房產轉讓必須登記嗎轉讓房產時必須登記。我國實行不動產統(tǒng)一登記制度,轉讓房產辦理過戶手續(xù)需要產權明確,經不動產登記機構進行登記具有物權,依法取得合法有效的不動產證。
2021.03.14 149 -
房屋繼承必須辦理公證嗎房屋繼承是必須辦理公證的。根據繼承法和房地產法等規(guī)定房產繼承過戶必須先辦理公證、之后才能到房管部門辦理過戶,其具體規(guī)定是房主死后其所有法定繼承人集體協(xié)商好,選定其中一人為房產繼承人,其他人放棄繼承,然后一起帶著身份證明、戶口本、房權證、死亡
2022.04.17 929 -
轉讓房產時必須登記嗎房地產轉讓必須登記才能生效。登記是房地產公示的一種方式,只有公示才能產生物權變更。如果不登記,房屋轉讓無效,但房地產轉讓合同仍然有效,但合同只產生債權債務關系。房地產轉讓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通過買賣、交換、贈與將房地產轉讓給他人的法律
2022.04.16 741
-
哪些房屋轉讓必須辦理公證
哪些房屋轉讓必須辦理公證: 根據《公證條例》等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辦理公證不是所有房屋轉讓的必經程序,但是有些房屋所有權轉移必須辦理公證手續(xù)。 司法部、建設部聯(lián)合發(fā)布的《關于房產登記管理中加強公證聯(lián)合通知
2022-03-14 15,340 -
辦理房屋轉讓是必經程序嗎
根據《公證條例》等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辦理公證不是所有房屋轉讓的必經程序,但是有些房屋所有權轉移必須辦理公證手續(xù)。司法部、建設部聯(lián)合發(fā)布的《關于房產登記管理中加強公證聯(lián)合通知》中規(guī)定,以下幾種事項必須辦理
2022-02-06 15,340 -
農村房屋轉讓必須要經過判決嗎
1、由于這塊地只在宅基地證,沒有房屋所有權證。假如沒拆遷之前他們的父親就過世了,那么拆遷以后那套房子就成為四兄弟的繼承財產。因為沒有房產證,拆遷房要補給誰,這得由四兄弟(合法繼承人)自己來定。所以,如
2022-10-09 15,340 -
房屋轉讓合同必須要公正才行嗎
無需公證,如需進一步法律幫助可留言、來電或當面咨詢。
2022-10-27 15,340
-
00:55
房屋確權必須是戶主嗎房屋確權不一定是戶主。房屋確權決定著房屋的物權歸屬,是在房屋登記管理機關進行登記后,發(fā)放房屋產權證書來確定的一種權利,只要有相關證據能證明自己是房屋產權人就可以請求確認房產確權。房屋確權是保障房屋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房屋享有占有、使用、收益、
2,096 2022.04.17 -
01:21
房屋轉讓手續(xù)費房屋轉讓手續(xù)費包含: 1、交易手續(xù)服務費:住宅一般按照6元每平方米,非住宅按照10元每平方米,買賣雙方需要各承擔一半; 2、過戶登記費:普通的二手住宅類按照80元/套,由買方承擔; 3、過戶核檔費:統(tǒng)一按50元/宗; 4、過戶契稅,稅率為3
1,831 2021.03.24 -
01:04
股權轉讓違約必須繼續(xù)履行合約嗎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相關規(guī)定,當事人違反約定的,應當承擔一定的違約責任。法律規(guī)定的違約責任包括以下幾種: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修理、重作、更換;繼續(xù)履行;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但是當事人違約并不一定要繼
1,367 2022.0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