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取他人錢財?shù)男袨?,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應當如何定性為詐騙犯罪?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根據(jù)“詐騙”的定義,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款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構成詐騙。詐騙犯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客觀要件是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shù)額較大的公私財物,“較大”的標準一般是指價值5000元以上;主體必須是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觀要件表現(xiàn)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基于這四個方面的分析,必須在全部滿足四個方面的條件后,才涉嫌構成詐騙犯罪。其中,很重要但是很容易被普通群眾忽略或不理解有兩點:一是達到“較大”的標準;二是具有主觀的直接故意。針對借錢不還的情況,除非有證據(jù)證明債務人一開始就明知自己沒有能力償還債務,或者是抱有不還錢的主觀故意,并且通過虛構事實、騙取信任等手段,借錢額度在5000元以上,則涉嫌構成詐騙犯罪,否則應當屬于民事范疇的債務關系,應當民事訴訟的方式解決,而不能立為刑事案件偵查辦理。
對內(nèi)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應該從以下方面認定以非法占有為目的: (1)行為人事前是否有歸還能力,如行為人的資產(chǎn)負債情況等; (2)行為人事中有無積極歸還或者消極不歸還行為或者表現(xiàn),如行為人編造事實或者隱瞞真相拖延歸還被害人的財產(chǎn)等; (3)行為人事后處分財物及對他人財產(chǎn)損失的態(tài)度。
實踐中判斷行為人是否“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應堅持在客觀基礎上的主觀判斷,即在查明客觀事實的前提下,根據(jù)一定的經(jīng)驗法則或者邏輯規(guī)則。具體而言,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綜合判斷: (1)行為人事前有無歸還能力,如行為人的資產(chǎn)負債情況等; (2)行為人事中有無積極歸還或者消極不歸還行為或者表現(xiàn),如行為人編造事實或者隱瞞真相拖延歸還被害人的財產(chǎn)等; (3)行為人事后處分財物及對他人財產(chǎn)損失的態(tài)度,如行為人是否通過實施詐騙行為排除被害人對其財產(chǎn)的控制并將其財產(chǎn)轉(zhuǎn)歸行為人或第三人名下,是否將被害人的財物用于雙方約定的用途,抑或是消費、還債等個人用途,是否具有轉(zhuǎn)移財產(chǎn)、隱匿財產(chǎn)、拒不交代財物的真實去向等欲使被害人財物無法收回的行為等。
-
如何認定詐騙罪中的“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認定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1、明知沒有歸還能力而大量騙取資金的; 2、非法獲取資金后逃跑的; 3、肆意揮霍騙取資金的; 4、使用騙取的資金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 5、抽逃、轉(zhuǎn)移資金、隱匿財產(chǎn),以逃避返還資金的; 6、
2020.04.06 578 -
如何認定詐騙罪中的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認定詐騙罪中的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具體如下: 1、明知沒有歸還能力而大量騙取資金的; 2、非法獲得資金后逃跑; 3、肆意揮霍騙取資金; 4、利用騙取的資金進行違法犯罪活動; 5、抽逃,轉(zhuǎn)移資金,隱匿財產(chǎn),以逃避返還資金; 6、隱匿、銷毀賬目、
2022.04.13 1,421 -
如何認定詐騙行為中的非法占有目的根據(jù)司法實踐,對于行為人通過詐騙的方法非法獲取資金,造成數(shù)額較大資金不能歸還,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認定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1、明知沒有歸還能力而大量騙取資金的; 2、非法獲取資金后逃跑的; 3、肆意揮霍騙取資金的; 4、使用騙取的
2020.11.05 194
-
騙取他人錢財?shù)男袨?,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應當如何定性為詐騙犯罪?
根據(jù)“詐騙”的定義,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款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構成詐騙。 詐騙犯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客觀要件是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shù)額較大的公私財物,“較大”
2022-01-21 15,340 -
騙取他人錢財?shù)男袨?,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應該如何定性為詐騙犯罪
根據(jù)“詐騙”的定義,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款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構成詐騙。詐騙犯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客觀要件是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shù)額較大的公私財物,“較大”的
2022-05-10 15,340 -
專門騙取他人錢財,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的,應當如何定性為詐騙犯罪?
根據(jù)“詐騙”的定義,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款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構成詐騙。詐騙犯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客觀要件是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shù)額較大的公私財物,“較大”的
2022-05-06 15,340 -
騙取他人錢財,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構成詐騙罪嗎?
根據(jù)“詐騙”的定義,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款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構成詐騙。詐騙犯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客觀要件是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shù)額較大的公私財物,“較大”的
2022-05-09 15,340
-
00:58
詐騙罪非法占有為目的6種情形詐騙罪非法占有為目的6種情形如下:1、集資后不用于生產(chǎn)經(jīng)營活動或者用于生產(chǎn)經(jīng)營活動與籌集資金規(guī)模明顯不成比例,致使集資款不能返還的;2、肆意揮霍集資款,致使集資款不能返還的;3、攜帶集資款逃匿的;4、將集資款用于違法犯罪活動的;5、抽逃、轉(zhuǎn)
4,927 2022.05.11 -
01:26
認定為詐騙罪的四個特征認定詐騙罪的四個特征有: 1、詐騙罪侵犯的客體主要是他人財物所有權,該罪的侵犯對象,僅限于國家、集體或者個人的財物,不含行為人騙取其他非法的利益; 2、詐騙罪在客觀上,主要表現(xiàn)為行為人采用捏造事實或掩蓋事實真相的方式,騙取金額較大的他人財物
2,559 2022.04.17 -
01:09
什么是詐騙行為詐騙行為是指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款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2021年7月14日,反詐預警短信12381正式上線,首次實現(xiàn)了對潛在涉詐受害用戶進行短信實時預警。該系統(tǒng)可根據(jù)公安機關提供的涉案號碼,利用大數(shù)據(jù)、
13,650 2022.04.15
- 推薦
- 最新
-
詐騙罪中非法占有為目的會如何認定2022.01.06
-
多次以詐騙為目的騙取窮人的錢的構成犯罪2022.10.13
-
以損毀為目的盜走他人財物如何定性2022.06.22
-
如何認定詐騙罪的非法占有行為?2022.01.24
-
信用卡詐騙罪可以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嗎2022.1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