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讓人未將跨境債權轉讓通知債務人的法律效力會怎樣?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商業(yè)銀行外匯業(yè)務的代付,其金融屬性是融資,法律屬性是第三人代為履行。中國是外匯管制國家,外債方面仍執(zhí)行較為嚴格的管制政策。根據(jù)《國家外匯管理局關于2007年度金融機構短期外債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第一條第一項的規(guī)定,期限在90天以上(不含90天)的已承兌未付款遠期信用證應納入短期外債余額指標管理。中資銀行應客戶申請,向境外受益人開出90天以上已承兌遠期信用證,在未付匯之前,該信用證項下金額構成其自身外債,占用其短期外債指標。中資銀行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以支付利息為代價申請境內外資銀行在信用證到期時代為向境外受益人支付信用證項下應付款。境內外資銀行應申請后的代付行為,其法律后果對中資銀行而言是消滅了其外債,對自身而言是間接占用外債指標。 境內外資銀行因代付取得對境內中資銀行的債權。在該債權轉讓之后,債務被履行之前,債權轉讓行為對債務人的效力是待定的。其效力取決于轉讓人或受讓人是否將轉讓行為通知給債務人(排除上文分析的轉讓后導致債務人違反外匯管理規(guī)定的情形)。轉讓行為如果對中資銀行有效,則中資銀行重新構成一筆外債。因此,在中資銀行向境內外資銀行合法有效履行還本付息之前的任何一個時刻,中資銀行始終處在承擔外債的不確定風險之中,一旦境內外資銀行或 其境外聯(lián)行將債權轉讓行為告知給中資銀行,中資銀行承擔外債的風險也就即刻轉化為現(xiàn)實。而在中資銀行向境內外資銀行有效履行還本付息后。中資銀行承擔外債的風險也就宣告解除。在跨境債權轉讓業(yè)務流程中,從境內外資銀行將債權轉讓給境外聯(lián)行并從境外聯(lián)行取得對價款始,至中資銀行向境內外資銀行歸還因代付而產生的本息止,不管是債權轉讓人還是受讓人,均沒有也不想將債權轉讓事實通知作為債務人的中資銀行。中資銀行為了壓縮自身外債規(guī)模才與境內外資銀行敘作信用證下的境內代付業(yè)務,如果境內外資銀行的跨境債權轉讓導致其重新?lián)撏鈧熑?,那么境內外資銀行的境內代付業(yè)務將從市場上消失。市場經濟主體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其經營目標之一,自然沒有哪家銀行愿意接受既支付了代付利息又要承擔外債責任的結果。 判斷一個合同是什么性質合同,其主要依據(jù)是當事人雙方對訂立該合同的真實意圖,而不是給合同所取的名稱。境內外資銀行與境外聯(lián)行簽定債權轉讓合同的真正意圖并不是轉讓債權。因為如果其意圖是為了轉讓債權就應該是希望轉讓行為對債務人發(fā)生法律效力,受讓人直接能夠從債務人處取得相應債權。而客觀事實卻與此截然相反:轉讓人與受讓人從不去告知債務人債權已經轉讓,受讓人支付債權轉讓款后所收受的本息也是來自轉讓人而不是債務人。誠然,債權轉讓行為不以是否告知債務人作為生效要件。但將一個雙方當事人主觀意圖上根本不想讓債務人發(fā)生法律效力的法律行為稱為“債權轉讓”,無疑是對法律的一種褻瀆。境內外資銀行與其境外聯(lián)行所簽定的跨境債權轉讓合同,雖然雙方意思表示一致,但并不真實,其本質是以虛假的“債權轉讓”掩飾真正意圖也是客觀事實上的“跨境借貸”。我們承認“債權轉讓協(xié)議自雙方訂立時起即成立并生效”,但值得注意的是生效的是作為客觀事實上的跨境借貸協(xié)議,而不是名義上的債權轉讓協(xié)議。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一)轉讓人將跨境債權轉讓通知債務人的法律效力 境內外資銀行跨境債權轉讓若直接導致中資銀行外債超過核定指標而違反外匯管理規(guī)定,則轉讓行為應受“根據(jù)合同性質不能轉讓”的限制,該認定為無效,除此之外則該認定轉讓為有效。 (二)轉讓人未將跨境債權轉讓通知債務人的法律效力 可見,轉讓人未將跨境債權轉讓通知債務人的,轉讓行為對中資銀行(債務人)不發(fā)生法律效力,中資銀行不因境內外資銀行的債權轉讓而承擔外債責任。其向境內外資銀行還本付息是合法有效的債務履行行為。
跨境債權轉讓的法律效力為,如果債權是有效存在的,屬于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法律的規(guī)定以及債權的自身性質可以轉讓的,并在及時通知債務人后,該轉讓行為是有效的。
-
跨境轉讓債權是否要通知債務人
跨境轉讓債權應當通知債務人。債權人可以將合同的全部或部分權利轉讓給第三人。未經通知,轉讓對債務人無效。債權人轉讓債權,未通知債務人的,轉讓對債務人無效?!吨腥A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四十六條債權人轉讓債權,未通知債務人的,轉讓對債務人無效。
2022.04.15 172 -
跨境轉讓債權是否應通知債務人
跨境轉讓債權應通知債務人,債權人可以將合同的權利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但有根據(jù)合同性質不得轉讓、按照當事人約定不得轉讓、依照法律規(guī)定不得轉讓等三種情形之一的除外。
2021.03.17 170 -
跨境轉讓債權需要通知債務人嗎
跨境轉讓債權應通知債務人,債權人可以將合同的權利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但有根據(jù)合同性質不得轉讓、按照當事人約定不得轉讓、依照法律規(guī)定不得轉讓等三種情形之一的除外。
2021.03.04 159
-
債權轉讓,未通知債務人,屬于法律效力嗎?
債權轉讓未通知債務人的,無效。債務人是履行義務的人,是當事人之一。債權人將全部或部分債權轉讓給第三方的,必須及時通知債務人,轉讓行為對債務人具有法律效力。
2021-12-22 15,340 -
債權轉讓債務人未通知如何轉讓
債權轉讓應當通知債務人。債務人未簽字的,債權人可以通過口頭通知、其他書面通知等其他方式通知。只要通知交付給債務人,債權轉讓債務人有效。
2021-12-20 15,340 -
債務人通知債權轉讓后有效力嗎
外部效力:: 1、讓與全面轉讓債權時脫離原合同關系,與人不得向債務人索賠,債務人也不得向債權人履行債務。否則,前者構成不正當利益,后者不構成合同履行的部分轉讓和債權的,與人和受讓人約定共享債權的,他們
2021-10-12 15,340 -
債權轉讓通知的法律效力是怎樣
債權轉讓通知的效力: 1、對轉讓雙方發(fā)生法律效力。債權人與受讓人雙方達成合意簽訂轉讓合同后,如無特殊約定,合同即成立并生效,受讓人取得該筆債權; 2、不通知對債務人無法律效力。債權轉讓合同訂立并生效后
2021-07-24 15,340
-
01:23
股權轉讓可以轉讓債權債務嗎股權轉讓可以轉讓債權債務。股權轉讓是公司的股東依法將自己的股東權益轉讓給他人,使他人取得股權的民事法律行為。一般來說,股權的轉讓是通過轉讓的交易雙方達成的協(xié)議來進行,因此會約定債權債務轉讓的情況,一般的債權債務是可以進行轉讓的。當然,有些責
1,615 2022.04.17 -
00:57
債權轉讓債務人不還怎么辦債權轉讓,債務人不還的處理方式分情況討論:如果債權轉讓通知了債務人的,該轉讓對債務人發(fā)生效力,債務人應當對受讓人履行債務。債務人不還的,受讓人可以向法院起訴要求其履行債務;如果債權轉讓沒有通知債務人的,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fā)生效力。債務人應當對
1,654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