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警察有人故意泄露我的姓名我該怎么辦?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1、這是屬于治安案件,警察應當要受理并對案件做出處理; 2、如果警察不作為,可以投訴警方的不作為,也可以打電話投訴,投訴電話:12389; 3、網絡投訴鏈接: 4、法律依據(jù):《治安管理處罰法》(2012修正)第四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五)多次發(fā)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個人信息被人泄露,被別人找麻煩不要驚慌,應該這樣做: 1、將找麻煩的人拉進黑名單。 2、如果騷擾電話、信息過多,應當更換電話號碼。雖然這會造成一定的麻煩,但換了號碼之后找麻煩的人就很難再來騷擾。 3、如果知道對方的真實信息,如姓名、住址等,情節(jié)嚴重時可以向公安部門舉報。 4、注意不可以自己使用網絡暴力、人肉搜索對方進行反擊。
-
報警舉報賭博,警察會不會泄露我的信息算違法的,一般是會被行政處罰的,嚴重的話,會構成賭博罪的,會負刑事責任的。賭債不受法律保護,一般難以追回。你本人也屬于聚眾賭博的犯罪嫌疑人,可以收集證據(jù)向警察舉報,如果你能積極舉報他人的賭博,公安機關會根據(jù)具體情節(jié)予以從輕減輕處罰。
2020.08.09 505 -
如果有人故意損壞我的東西怎么辦這屬于故意損害他人財產,如果數(shù)額較大,造成公私財物損失五千元以上的涉嫌犯罪。對方拒絕賠償,可以報警,也可以就賠償部分請求人民調解或行政調解,在調解不成時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由法院判決裁定并啟動強制執(zhí)行措施。
2020.04.15 2,395 -
我網上貸款的結果個人信息泄露了怎么辦因為個人信息泄露產生了網上貸款的,則當事人可以與貸款人協(xié)商更正借款人的身份信息;可以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請求確認該貸款責任不應由本人承擔;或者依法向法院起訴,確定真正的借款人。
2020.08.06 224
-
如果遇到報警后, 有人故意泄露我的姓名, 我該怎么辦, 應該怎么辦?
1、這是屬于治安案件,警察應當要受理并對案件做出處理; 2、如果警察不作為,可以投訴警方的不作為,也可以打電話投訴,投訴電話:12389; 3、網絡投訴鏈接: 4、法律依據(jù):《治安管理處罰法》(201
2022-03-22 15,340 -
如果我的身份證號和姓名,電話號碼泄露了有什么微害
沒關系的。法律限定,遺失申請補領即可。居民身份證法第十一條國家決定換發(fā)新一代居民身份證、居民身份證有效期滿、公民姓名變換或者資料嚴重損壞不能辨認的,公民應當換領新證;居民身份證登記事項出現(xiàn)錯誤的,公安
2022-07-08 15,340 -
身份證號和姓名泄露該怎么辦?
通常情況下沒什么影響。僅僅是泄露一個號碼而已,丟失身份證最壞的結果也就是別人冒用主體資格去從事詐騙的活動,所泄露的僅僅是你的號碼和姓名,問題不大,即使有人仿造了身份證去詐騙,但是一經查實不是當事人所為
2022-08-25 15,340 -
身份證號碼和姓名泄露該如何辦
通常情況下沒什么影響。僅僅是泄露一個號碼而已,丟失身份證最壞的結果也就是別人冒用主體資格去從事詐騙的活動,所泄露的僅僅是你的號碼和姓名,問題不大,即使有人仿造了身份證去詐騙,但是一經查實不是當事人所為
2022-09-03 15,340
-
01:10
警察泄露個人信息怎么樣處理警察泄露個人信息的處理如下:構成犯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五千元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公民
4,547 2022.04.17 -
00:59
有人借錢不還我該怎么辦借錢不給如果借款期限已經滿,經出借人催要而仍未償還借款的,出借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出借人在起訴時要注意訴訟時效,如果超過三年的訴訟時效,人民法院就不會予以受理,出借人的債權就會失去法律保護。為了防止
1,250 2022.11.21 -
00:58
人傷事故對方起訴我該怎么辦人傷事故對方起訴自己的處理辦法如下: 1、可針對起訴書,提交自已的答辯狀; 2、答辯要在限期內提交; 3、被告人不答辯,不影響法院照常審理案件; 4、有反訴因素的,可以在答辯中提出反訴; 5、如認為受訴法院對該案沒有管轄權,可以在答辯期內提
2,080 2022.04.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