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中的財產保全有哪幾種?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民事訴訟中的財產保全分為訴前保全和訴中保全。其中,訴前財產保全的申請人即利害關系人必須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30日內提起訴訟或仲裁,使與被保全的財產的有關爭議能夠通過審判得到解決。如果利害關系人未在30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或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財產保全措施?!睹袷略V訟法》第一百條人民法院對于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難以執(zhí)行或者造成當事人其他損害的案件,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對其財產進行保全、責令其作出一定行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為;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時也可以裁定采取保全措施。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后,對情況緊急的,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zhí)行。第一百零一條利害關系人因情況緊急,不立即申請保全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前向被保全財產所在地、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對案件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采取保全措施。申請人應當提供擔保,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后,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zhí)行。申請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三十日內不依法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保全。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民事訴訟訴前財產保全的適用條件: 1、只得在情況緊急的情況下提起訴前財產保全。 2、訴前財產保全必須由申請人提供擔保。 3、將來提起的訴訟必須是給付之訴。 4、前財產保全的申請人必須是利害關系人。
-
民事訴訟財產保全的擔保有哪些民事訴訟財產保全擔保的特點: (1)財產保全擔保屬于單方法律行為。 (2)向人民法院提供。 (3)需法院審查認可。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三條,財產保全采取查封、扣押、凍結或者法律規(guī)定的其他方法。人民法院保全財產后,應當立即通知被保全財產的
2020.04.08 165 -
民事訴訟財產保全指在民事訴訟中,人民法院為保證將來的判決能得以實現(xiàn),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或者人民法院依職權決定,對當事人爭議的有關財物采取臨時性強制措施的制度。
2020.06.01 403 -
-
民事訴訟中的財產保全
最高法今日發(fā)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辦理財產保全案件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該司法解釋將于2016年12月1日開始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執(zhí)行局局長孟祥介紹,在充分考慮因保全可能對被保全財產造成實際損失的情況下,對
2022-08-14 15,340 -
民事訴訟財產保全是怎么回事?哪些是民事訴訟中的財產保全?
如果在案件過程中,您發(fā)現(xiàn)債務人正在試圖轉移、藏匿財產,存心賴帳。這很可能造成您最后嬴了官司,卻拿不到錢的結果。這時候,您掌握了確實的證據后,可以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財產保全是指法院在利害關系人起訴前或
2022-07-29 15,340 -
民事訴訟中財產保全有哪些條件
1、必須是情況緊急,不采取財產保全將會使申請人的合法財產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 2、必須由利害關系人向財產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請,法院不依職權主動采取財產保全措施; 3、申請人必須提供擔保否則法院
2022-08-14 15,340 -
民事訴訟中財產保全擔保的類型有哪些
民事訴訟財產保全擔保的特點: (1)財產保全擔保屬于單方法律行為。 (2)向人民法院提供。 (3)需法院審查認可。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三條,財產保全采取查封、扣押、凍結或者法律規(guī)定的其他方法。人民
2022-06-19 15,340
-
01:23
訴訟中財產保全申請流程訴訟中財產保全申請流程如下: 1、申請訴前財產保全,由利害關系人在起訴之前向受訴法院提出申請; 2、申請人提供明確線索; 3、擔保人民法院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請求駁回; 4、裁定當事人申請訴前保全的,人民法院接受申請
3,263 2022.05.11 -
01:32
財產保全的措施有多少種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三條之規(guī)定,財產保全可以采取查封、扣押、凍結或者法律規(guī)定的其他方法的措施,具體而言: 一、查封:是指人民法院對被保全的財物進行清點后,就地封存,防止任何單位和個人處分財產的一種措施。根據最高人民法院規(guī)
1,298 2022.04.15 -
01:26
民事訴訟時效幾年民法上的訴訟時效是指,民事權利人在法律規(guī)定的期限內,不行使自己的權利的,期間屆滿之后,法律就賦予了義務人相應的抗辯權利。訴訟時效期滿后,義務人可以根據訴訟時效制度的規(guī)定,對權利人發(fā)出抗辯,拒絕履行相應的給付義務。2020年頒布的民法典將民法
1,910 2022.0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