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借貸中借條與欠條有何區(qū)別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在司法實踐中,自然人之間或自然人與非金融機構之間的借貸被稱為“民間借貸”,而有別于商業(yè)貸款。在民間借貸中,借條或欠條常常扮演者重要的民事法律關系憑證的角色,但借條與欠條之間在法律性質與法律效果上存在著巨大的差異,不加區(qū)分的相互混用會導至當事人的合法利益難以得到法律有效保護,那么,民間借貸中借條與欠條兩者有什么區(qū)別呢 (一)是否確定以民間借貸的案由而審判有所不同。借條本身就能說明當事人之間因借貸法律關系而產生債權債務關系,借條本身就是引起債權債務關系的基礎法律事實;而欠條本身僅能表明當事人之間存在債權債務關系,但僅憑欠條本身無法明確是何基礎法律關系產生的債權債務關系。借貸、交通事故、故意傷害等都能在當事人之間因為金錢債權債務關系而產生欠條憑證,但欠條憑證卻無法直接對應借貸關系。在訴訟中,債權人據(jù)此提起訴訟,而債務人或擔保人對基礎法律關系的效力和履行事實提出抗辯并有證據(jù)證明糾紛確因其他法律關系引起的,原則上按照基礎法律關系審理。借條原則上應以民間借貸的案由而審判。但欠條卻不一定,要以基礎法律關系而定。 (二)未約定還款期限時,借條與欠條訴訟時效起算不同。 1、出借人依據(jù)未約定還款期限的借條提起訴訟,從出借人要求借款人履行義務的寬限期屆滿之日起計算訴訟時效。在未約定還款期限的借條中,債務人歸還債權人的借款的時間尚未確定,即債務人應當歸還借款,但由于期限待定,所以債務人在法律上不存在歸還的義務。在出借人要求借款人履行義務的寬限期屆滿之前,債權人也沒有權利要求債務人立即還款。而訴訟時效是從權利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時起算。故在未約定還款期限的借條中,只有出借人要求借款人履行義務的寬限期屆滿之后,債權人才有義務歸還借款,債務人才有可能不履行還款義務從而侵犯到債權人的利益,從而訴訟時效起算。 2、出借人依據(jù)未注明還款期限的欠條提起訴訟,從出具欠條的第二天開始計算訴訟時效,但名為欠條,實為借條的按前款規(guī)定處理。欠條出具之日就已經表明借款人已經在法律上負有償還借款的義務,借款人出具欠條后不履行還款義務就已經侵害到債權人的合法權利,應當計算訴訟時效。未約定還款期限時,出具借條時尚未計算訴訟時效,但出具欠條之日就已經開始計算訴訟時效。民間借貸訴訟時效為2年。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第一,兩者的含義不同。借條是雙方當事人在設立權利義務時,由債務人向債權人出具一種借款合同的憑證。它因特定的借貸事實而產生,是由債權人將自己的錢借給債務人而引起的。它反映出來更多的是一種借款合同關系。而欠條是當事人之間進行結算的一種憑證,它是當事人之間對某種合同關系進行清算時產生的,反映出來的一般是比較純粹的債權債務關系。 第二,借條和欠條它們產生的原因不同。借條產生原因只能是雙方當事人之間產生了借貸關系。而欠條的產生原因則有多種,凡是以金錢給付為內容的債都能產生欠條,如合同之債、侵權之債等等。 第三,借條和欠條在法律證明力上不同。一般來說借條的證明力是大于欠條的。在訴訟中,借條持有人只需向法院說明借款發(fā)生的事實經過即可,合法的債權收到法律保護。而欠條往往是接收人收到現(xiàn)金或者物品后向對方出具的一種書面憑證,能夠證明接收人接受了對方的錢或物,但是應當注意的是這時的欠條并不能夠當然的證明雙方當事人的債權債務關系。當事人持欠條向法院起訴的,除了需向法院說明欠條形成的事實之外,如果具欠人提出抗辯,則持欠條一方還需繼續(xù)向法院進一步舉證說明欠條形成的事實。由此可見,債權人持借條和持欠條向法院起訴時其承擔的舉證責任和訴訟風險也是不一樣的。 第四,在訴訟時效上兩者不同。借條和欠條如果約定了還款日期則兩者的訴訟時效沒有區(qū)別,都是從其單據(jù)注明的還款日期開始兩年。如果借據(jù)上沒有寫明還款日期,那么借條和欠條的訴訟時效時間是有區(qū)別的。對于沒有注明還款日期的借條,債權人可以隨時要求債務人還款,訴訟時效從債權人主張自己權利之日起中斷,但是債權人如果從借款之日起20年內不主張權利則債權人將喪失勝訴權。而對于欠條來說,債權人雖然也可以隨時要求債務人還款,訴訟時效也是從債權人主張權利之日起兩年。但是從出具欠條之日起兩年內,債權人不主張權利的,將喪失勝訴權。
民間借貸中借條與欠條兩者的區(qū)別如下: 一、是否確定以民間借貸的案由而審判有所不同。 二、未約定還款期限時,借條與欠條訴訟時效起算不同。 三、借條和欠條在法律證明力上不同。
- 
                    
                        
                    
                    民間借貸案件中借條與欠條區(qū)別有哪些民間借貸案件中借條與欠條區(qū)別有如下: 1、含義不同,借據(jù)是雙方在設立權利義務時,債務人向債權人出具借款合同的憑證。欠條是當事人結算的憑證,是當事人清算某種合同關系時產生的,反映出相對純粹的債權債務關系; 2、原因不同,借據(jù)的原因只能是雙方之
2022.04.14 369 - 
                    
                        
                    
                    
                 - 
                    
                        
                    
                    民間借貸的借條與欠條的區(qū)別二者區(qū)別如下: 1.含義不同。借條是雙方當事人在設立權利義務時,由債務人向債權人出具一種借款合同的憑證。欠條是當事人之間進行結算的一種憑證,它是當事人之間對某種合同關系進行清算時產生的,反映出來的一般是比較純粹的債權債務關系。 2.產生原因
2021.04.20 185 
- 
                    在民間借貸中借條與欠條有哪些區(qū)別,民間借貸中借條與欠條有何區(qū)別
                    
民間借貸是指公民之間、公民與法人之間、公民與其它組織之間的借貸。在民間借貸中,我們常常會簽一些借條或是欠條,這些都扮演著重要民事法律關系憑證的角色,但是借條與欠條之間在法律性質與法律效果上存在著巨大的
2022-01-10 15,340 - 
                    民間借貸中借條與欠條在法律上有什么區(qū)別,民間借貸與借條有何區(qū)別
                    
在司法實踐中,自然人之間或自然人與非金融機構之間的借貸被稱為“民間借貸”,而有別于商業(yè)貸款。在民間借貸中,借條或欠條常常扮演者重要的民事法律關系憑證的角色,但借條與欠條之間在法律性質與法律效果上存在著
2022-03-08 15,340 - 
                    民間借貸中借條與欠條的區(qū)別
                    
借條或欠條常常扮演者重要的民事法律關系憑證的角色,但借條與欠條之間在法律性質與法律效果上存在著巨大的差異,不加區(qū)分的相互混用會導至當事人的合法利益難以得到法律有效保護,那么,民間借貸中借條與欠條兩者有
2022-03-24 15,340 - 
                    民間借貸中借條與欠條有什么區(qū)別?
                    
民間借貸中借條與欠條的區(qū)別有: 一、法律關系不同。 借條本身就能說明當事人之間因借貸法律關系而產生債權債務關系,借條本身就是引起債權債務關系的基礎法律事實。 欠條本身僅能表明當事人之間存在
2021-09-28 15,340 
- 
                    
                        
                        01:06
                    
                    欠條與借條的區(qū)別欠條與借條的區(qū)別有以下兩點: 1、兩者的性質不相同 欠條和借條兩者所形成的是原因不同,欠條可能是因為租賃、買賣、利息等等原因產生而借條主要是因借貸而產生。 2、欠條與借條訴訟時效不相同 借條的訴訟時效,針對已約定還款期限,其訴訟時效從還款期
12,738 2022.04.17 - 
                    
                        
                        01:44
                    
                    怎么區(qū)分民間借條與欠條區(qū)分民間借條與欠條主要有: 1、兩者所屬的法律關系不同。 借條的法律關系是借貸關系,就是一方借錢給另外一方;而欠條的法律關系則比較多,可以是欠貨款、或分紅、也可以是投資款等各種情況,總體來說就是一方拖欠另一方債務。 2、兩者性質完全不同。
631 2022.0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