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離婚訴訟程序中的開庭審理?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通常情況下,夫妻雙方?jīng)Q定離婚時,應當先進行協(xié)商,如果協(xié)商不能就離婚的各項事宜達成合意,則可以通過訴訟的方式起訴離婚。而關于離婚訴訟程序中的開庭審理,我國法律有詳細的規(guī)定。在法院開庭審理中,具體的流程有:開庭審理前,由書記員查明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加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紀律。審判員核對當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審判人員是否回避;之后,開始法庭調查,詢問當事人和當事人陳述;告知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詢問證人,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詢問鑒定人,宣讀鑒定結論;出示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宣讀勘驗筆錄。之后,開始法庭辯論,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發(fā)言,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發(fā)言,雙方互相辯論。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離婚訴訟庭審程序是: 1、由書記員查明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并宣布法庭紀律; 2、由審判長宣布開庭; 3、進行法庭調查; 4、進行法庭辯論; 5、最后陳述; 6、庭審結束,審判長宣布休庭,合議庭進行評議; 7、宣判。
-
離婚訴訟庭審程序是什么離婚訴訟庭審程序這一階段是進入離婚訴訟的實質性階段,包括以下4個程序:1、法庭調查;2、法庭辯論;3、法官主持調解;4、調解無效則判決。其目的主要是審查證據(jù),查明案情,分清是非,確認當事人的權利、義務。離婚訴訟結束,但如果不服法庭判決或者裁
2022.05.18 216 -
離婚訴訟的審理程序是什么離婚案件在審理前應當進行調解,達成和好協(xié)議的,人民法院將協(xié)議記錄存卷,一般不發(fā)給調解書; 達成離婚協(xié)議的,人民法院應制作調解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并加蓋人民法院印章。調解書具有與判決書同等的法律效力。 人民法院調解不成的,即進行開庭審
2020.06.13 129 -
民事訴訟開庭審理程序(一)庭審準備 庭審準備是人民法院在正式對案件進行實體審理之前,為保證案件審理的順利進行而進行的各項準備工作。根據(jù)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庭審準備的內容包括: 1、傳喚當事人,通知其他訴訟參與人出庭參加訴訟。 2、對公開審理的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在
2020.10.23 265
-
離婚訴訟開庭審理程序?
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即審理前的準備,開庭審理,作出判決。開庭審理前,書記員會查明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紀律。由審判長核對當事人,宣布案由,審判人員、書記員名單等。然后進入法庭調查階段。
2021-04-09 15,340 -
離婚訴訟開庭審理的程序是怎樣的, 起訴離婚法院開庭審理流程是什么
通常情況下,夫妻雙方?jīng)Q定離婚時,應當先進行協(xié)商,如果協(xié)商不能就離婚的各項事宜達成合意,則可以通過訴訟的方式起訴離婚。而關于離婚訴訟程序中的開庭審理,我國法律有詳細的規(guī)定。在法院開庭審理中,具體的流程有
2022-03-24 15,340 -
離婚訴訟開庭審理的程序有什么呢?
目前法院審理離婚訴訟的程序主要包括: 1、法院決定是否受理該訴訟; 2、法院受理該離婚訴訟案件之后,在法定時間內向對方發(fā)送起訴狀副本; 3、法院安排開庭時間并向雙方發(fā)送傳票; 4、開庭:雙方均可以委托
2023-04-07 15,340 -
離婚訴訟開庭審理程序是怎樣的?
通常情況下,夫妻雙方?jīng)Q定離婚時,應當先進行協(xié)商,如果協(xié)商不能就離婚的各項事宜達成合意,則可以通過訴訟的方式起訴離婚。而關于離婚訴訟程序中的開庭審理,我國法律有詳細的規(guī)定。在法院開庭審理中,具體的流程有
2022-04-13 15,340
-
01:04
起訴離婚開庭程序起訴離婚的開庭程序為: 1、庭審之前的準備階段,人民法庭在審理案件前,書記員一般會查明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并宣讀法庭的紀律。在開始審理時,一般是由審判長核對,并宣布案情的緣由,同時宣布審判人員及書記員的名單,告訴當事人有關的訴訟
2,919 2022.04.15 -
01:23
訴訟離婚的程序訴訟離婚是解除婚姻關系的一種方式,就是指當事人向具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由法院判決是否準許雙方離婚,同時對子女的撫養(yǎng)與財產(chǎn)分割作出相應的決定。訴訟離婚需要經(jīng)過以下程序:1、選擇具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具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包
1,698 2022.04.17 -
01:15
訴訟離婚程序訴訟離婚的程序與普通民事案件程序略有不同。普通民事案件同一事由不會重復受理,即有一事不再理的原則,但訴訟離婚一次不成的可以再次起訴,法院仍然會受理。普通民事案件如果對二審判決不服,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及省高級人民法院或最高人民法院申請再審,
16,057 2022.0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