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損害一級傷殘可以向法院起訴要求賠償嗎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一般人身損害賠償,可以在向法院起訴的同時或在舉證期限內向法院申請做傷殘司法鑒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 第二十五條當事人申請鑒定,應當在舉證期限內提出。符合本規(guī)定第二十七條規(guī)定的情形,當事人申請重新鑒定的除外。 對需要鑒定的事項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內無正當理由不提出鑒定申請或者不預交鑒定費用或者拒不提供相關材料,致使對案件爭議的事實無法通過鑒定結論予以認定的,應當對該事實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 第二十六條當事人申請鑒定經人民法院同意后,由雙方當事人協(xié)商確定有鑒定資格的鑒定機構、鑒定人員;協(xié)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指定。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可以起訴要求人身損害賠償。因侵權人的侵權行為給被侵權人造成人身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通過調解、仲裁、訴訟等方式索要人身損害賠償。根據(jù)民法典的規(guī)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y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yǎng)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
受害人是可以起訴要求行為人對其侵害行為所造成的人身損害進行賠償?shù)?,但前提是行為人的行為造成侵害結果以及具有過錯。根據(jù)我國最高人民法院出臺的規(guī)定,因生命、身體、健康遭受侵害,賠償權利人起訴請求賠償義務人賠償物質損害和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
人身損害賠償傷殘一級如何賠償
侵害他人造成傷殘的,應當賠償醫(y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yǎng)費、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xù)治療實際發(fā)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后續(xù)治療費。
2021.02.14 199 -
工傷可以要求人身損害賠償嗎
根據(jù)規(guī)定關于工傷精神損失費的賠償標準:工傷鑒定流程有三個步驟,分別是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和工傷職工應享有的待遇及救濟途徑。工傷認定申請即可由用人單位提出,也可由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提出。申請人不同,申請的先后順序也不同。
2020.04.27 70 -
-
人身損害賠償可以向法院起訴嗎
人身損害賠償向法院起訴:可以,屬于民事訴訟,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y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yī)療費、護理費、
2022-04-21 15,340 -
人身損害賠償向法院起訴可以嗎
人身損害賠償向法院起訴:可以,屬于民事訴訟,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y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yī)療費、護理費、
2022-04-03 15,340 -
向法院起訴要求對方人身損害賠償可以么?
1.交通警察調解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按照下列程序實施: (一)告知道路交通事故各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 (二)聽取當事人各方的請求 (三)根據(jù)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的事實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
2022-07-13 15,340 -
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訴人身損害賠償嗎?
可以起訴要求人身損害賠償。因侵權行為或者其他致害原因直接遭受人身損害的受害人、依法由受害人承擔扶養(yǎng)義務的被扶養(yǎng)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親屬起訴請求賠償義務人賠償財產損失和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賠償
2023-05-01 15,340
-
01:54
人身損害賠償十級傷殘賠償標準十級傷殘的賠償主要有: 1、醫(yī)療費,指受害人在遭受人身傷害之后接受醫(yī)學上的檢查、治療與康復訓練所必須支付的費用; 2、誤工費,受害人從遭受傷害到完全治愈這一期間內即誤工時間,因無法從事正常的工作或者勞動而失去或減少的工作、勞動收人的賠償費用
1,585 2022.11.21 -
00:56
人身損害十級傷殘賠償標準人身損害十級傷殘賠償標準,具體如下:1、如果勞動者是因為工傷才導致出現(xiàn)十級傷殘的,那么該勞動者可以首先領取一筆一次性的傷殘補助金,賠償金額是七個月的員工本人工資;2、勞動、聘用合同期滿,或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工傷保險基金會支付
5,033 2022.04.17 -
01:41
人身損害賠償請求權可以繼續(xù)嗎在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只有直接遭受人身損害的受害人、依法由受害人承擔撫養(yǎng)義務的被撫養(yǎng)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親屬才有權利向致害人要求損害賠償。因此,人身損害賠償請求權,不屬于是否能夠繼承的問題,而是屬于法定的請求權。只要受害人死亡,受害人的直系
1,04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