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職領導沒批怎么辦直接走人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辭職領導不批分三種情況:1、用人單位存在《勞動合同法》38條的情況,你書面提出解除勞動關系后可以立即走人不需要用人單位的批準,并可以要求支付剩余的工資及經濟補償金(每工作1年支付1個月工資)及辦理離職手續(xù)等; 2、依據(jù)《勞動合同法》37條,你提前30天提出的書面離職,不需要用人單位批準就可以離職。其中,試用期提前3天書面提出;用人單位有義務結清工資辦理離職手續(xù)。 3、沒有提前30天提出離職,用人單位也不存在《勞動合同法》38條的情況,你直接提交辭職信就走人,這個時候就是你違法了,給用人單位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招聘你產生的費用,用人單位可以要求你承擔。二、你可以通過快遞或掛號信郵寄給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的通知(也就是通俗說的辭職信、辭職報告),這樣便于保留證據(jù)。用人單位不支付你工資或不為你辦理離職手續(xù),你可以通過申請勞動仲裁解決。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可以,但需提前三十天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用人單位不支付你工資或不為你辦理離職手續(xù),你可以通過申請勞動仲裁解決,需保留好辭職申請。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沒有提前30天提出離職。勞動者直接提交辭職信就走人,這個時候就是你違法了,給用人單位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招聘勞動者產生的費用,用人單位可以要求勞動者承擔。
離職不需要領導批準,但是應當履行提前告知義務。 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如果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 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yè)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
沒辭職直接走人工資怎么辦有上班提供勞動即應獲得勞動報酬。但是由于自離(強行走人)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予以賠償。同時用人單位可以以找不到勞動者本人,工資無法發(fā)放為由,凍結工資。
2020.11.06 330 -
辭職不批曠工直接走人工資怎么辦辭職不批,員工曠工直接走人,工資是員工應得的勞動報酬,即使曠工也應當發(fā)放之前上班的工資。由于強行離職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員工賠償經濟損失。
2020.04.19 518 -
辭職領導不批怎么辦根據(jù)《勞動合同法》規(guī)定,勞動者想辭職走人,只需要主動與單位協(xié)商一致即可,但一般主動辭職的話就不能享受法定的經濟補償金。如果單位不同意勞動者辭職,勞動者堅持要辭職,則必須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通知完經過30天勞動者就可以自然與用人
2020.11.16 265
-
領導不批辭職可以直接走嗎
若勞動者已經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或試用期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領導不批可以直接走;若是為依法履行通知程序的,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2-11-12 15,340 -
辭職領導不同意, 直接走了, 怎么辦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也就是說,勞動者提前30天書面通知(試用期內3天通知)過用人單
2022-03-20 15,340 -
領導不批準怎么辦我想直接走人
上班時間的工資應該發(fā)的,走后可以不發(fā)。
2022-10-21 15,340 -
辭職不批,直接走人了怎么辦?
主動辭職公司不批準怎么辦主動辭職公司不批準怎么辦別人是不想辭職而被公司解雇,而有的人是想辭職,公司卻不批準。方先生是網絡公司的技術工程師,由于他想要到一線城市得到更好的發(fā)展,于是他向公司提交了辭職報告
2022-08-03 15,340
-
00:57
沒有簽合同辭職不批怎么辦沒有簽訂合同,說明用工方違反法律規(guī)定,勞動者可隨時宣布辭職,并要求用工方支付經濟賠償。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應當事先將理由通知工會。用人單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或者勞動合同約定的,工會有權要求用人單位糾正。用人單位應當研究工會的意見,
652 2022.04.17 -
01:20
簽了勞務合同想辭職可以直接走嗎?簽了勞務合同想辭職,可以直接走。勞務合同不同于勞動合同,勞務合同的勞動者與用工者之間,形成的不是勞動關系,也不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調整,而是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勞務合同相對于勞動合同,較為自由,不僅體現(xiàn)在用工上,在辭職上
12,913 2022.04.17 -
01:00
直接責任和領導責任的區(qū)別直接責任和領導責任的區(qū)別如下: 1、概念不同:直接責任,間接責任的對稱。是指民事主體對自己不法行為依法應直接承擔的民事責任。領導責任是指有關領導人員在處理信訪突出問題及群體性事件時,承擔的與領導工作職責相關的責任,分為主要領導責任和重要領導
13,357 2022.05.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