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學生人身傷害保險條例》對于學生傷害事故責任承擔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第八條學生傷害事故的責任,應當根據相關當事人的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依法確定。因學校、學生或者其他相關當事人的過錯造成的學生傷害事故,相關當事人應當根據其行為過錯程度的比例及其與損害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承擔相應的責任。當事人的行為是損害后果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應當承擔主要責任;當事人的行為是損害后果發(fā)生的非主要原因,承擔相應的責任。 第九條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學生傷害事故,學校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 (十一)對未成年學生擅自離校等與學生人身安全直接相關的信息,學校發(fā)現或者知道,但未及時告知未成年學生的監(jiān)護人,導致未成年學生因脫離監(jiān)護人的保護而發(fā)生傷害的; 第十三條下列情形下發(fā)生的造成學生人身損害后果的事故,學校行為并無不當的,不承擔事故責任;事故責任應當按有關法律法規(guī)或者其他有關規(guī)定認定: (二)在學生自行外出或者擅自離校期間發(fā)生的。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學生傷害事故人身損害賠償責任的歸責如下: 1、一般情況下,適用過錯責任原則。 2、不能根據過錯確定責任,或依據過錯確定賠償明顯有失公平,或法律有明確規(guī)定的情況下,適用公平責任原則。
過錯責任一般適用于學生傷害事故中人身損害賠償責任的歸責。在確定責任時,只有當不能根據過錯確定責任,或者賠償明顯不公平,或者法律明確規(guī)定,才能適用公平責任原則,或者學校雖然沒有過錯,但受益于這種行為的,應當承擔公平責任。
-
學生傷害事故人身損害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學生傷害事故人身損害賠償責任的歸責一般適用過錯責任,在確定責任時,只有在不能根據過錯確定責任,或依據過錯確定賠償明顯有失公平,或法律有明確規(guī)定的情況下,才能適用公平責任原則,或者雖然學校的行為沒有過錯,但卻從該行為中有所受益,應承擔公平責任
2020.10.31 230 -
學生傷害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標準學生傷害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的原則一般是過錯責任原則。學生若有過錯的,學生傷害事故人身損害賠償責任的性質則為過錯責任,由過錯方承擔賠償責任。若雙方都無過錯,則適用公平責任原則。
2021.01.24 275 -
-
學校對未成年學生傷害事故責任承擔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之規(guī)定,從理論和實務上對學生傷害事故的學校義務究竟是監(jiān)護義務還是保護義務作出了明確規(guī)定。教育機構的義務只是依法負有對未成年人的教育、
2022-10-23 15,340 -
給學生發(fā)生傷害事故由學校承擔責任
對于造成在校學生傷害事故,學校應當承擔責任與不予承擔責任的范圍,在《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和《侵權責任法》中有明確的規(guī)定?!秾W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教育部令第12號)第九條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學生傷害
2022-10-06 15,340 -
學校對學生傷害事故是否承擔責任承擔哪些
對發(fā)生學生傷害事故負有責任的組織或者個人,應當按照法律法規(guī)的有關規(guī)定,承擔相應的損害賠償責任。學校對學生傷害事故負有責任的,根據責任大小,適當予以經濟賠償,但不承擔解決戶口、住房、就業(yè)等與救助受傷害學
2022-04-08 15,340 -
發(fā)生學生傷害事故,學校應承擔責任的情形
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學生傷害事故,學校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 1、學校的校舍、場地、其他公共設施,以及學校提供給學生使用的教具、教育教學和生活設施、設備不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標準,或者有明顯不安全因素的;
2022-10-26 15,340
-
01:04
新中國第一部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誕生于新中國第一部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誕生于1954年。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舉行,大會的一個重大貢獻是一致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是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體現了人民民主原則和社會主義原則,確定了中國
13,754 2022.04.17 -
01:02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權利一切屬于人民對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權利一切屬于人民。 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人民依照法律規(guī)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yè),管理社會事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
4,093 2022.05.11 -
01:20
人身損害賠償雇主如何承擔責任根據我國侵權責任法的相關規(guī)定,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這里的雇傭關系指的是受雇人向雇傭他的老板提供勞務,雇傭他的老板支付相應的報酬形成的權利義務關系。在審判實踐中,法官是不管雇傭勞動者的人是否有過錯,都應當對
1,557 2022.0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