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合同的法院訴訟管轄有哪些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1.對于民間借貸糾紛,被告住所地和合同履行地法院都有權管轄。 2.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三條:“借貸雙方就合同履行地未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事后未達成補充協(xié)議,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仍不能確定的,以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的解釋》十八條第二款規(guī)定:“合同對履行地點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爭議標的為給付貨幣的,接收貨幣一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交付不動產(chǎn)的,不動產(chǎn)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其他標的,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即時結(jié)清的合同,交易行為地為合同履行地?!?4.另外,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如何確定借款合同履行地問題的批復》,“借款合同是雙務合同,貸款方和借款方均應按照合同約定分別承擔貸出款項與償還貸款及利息的義務,貸款方與借款方所在地都是履行合同約定義務的地點。 5.依照借款合同的約定,貸款方應當先將借款劃出,從而履行了貸款方所應當承擔的義務。因此,除當事人另有約定外,確定貸款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6.據(jù)此,若對方一直聯(lián)系不上,或?qū)Ψ匠T谕獾兀瑸榱嗽V訟方便,您可以選擇合同履行地,即您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訴訟。
對內(nèi)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
合同法院的管轄條款有哪些?合同當事人可以約定合同爭議管轄的法院,但是約定是有范圍要求的,只能在以下幾個法院進行選擇:被告住所地、原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標的物所在地等與爭議有實際聯(lián)系的地點的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本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guī)定。
2020.07.30 422 -
合同訴訟的管轄法院在哪合同訴訟管轄法院一般以合同約定為準。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一般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如果合同沒有實際履行,當事人雙方住所地又都不在合同約定的履行地的,則一般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2020.10.26 123 -
哪些法院有訴訟的管轄權對訴訟具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包括: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被告經(jīng)常居住地人民法院;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保險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等。一般來說,提起訴訟的,需要到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提起。
2020.08.15 457
-
借款合同的訴訟法院管轄地有哪些規(guī)定?
要看是哪一種借款。 如果是民間借貸,則是被告所在地。(一般也未約定還款地點) 如果是與金融機構貸款,被告所在地和放款地都可以管轄。
2022-08-01 15,340 -
借款合同的訴訟管轄有哪些
貸款合同訴訟管轄權的規(guī)定如下: 一審民事案件由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2、貸款合同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當事人可以書面協(xié)議選擇管轄地點。
2021-12-22 15,340 -
管轄借款合同糾紛的法院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四條規(guī)定:“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借款合同是雙務合同,標的物為貨幣。貸款方與借款方均應按照合同約定分別承擔貸出款項與償還貸款
2022-04-22 15,340 -
借款合同中訴訟管轄內(nèi)容有哪些
關于借款合同中訴訟管轄的有關內(nèi)容,最高人民法院有一個司法解釋,民間借貸屬借款合同之類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四條規(guī)定:“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最高
2022-07-01 15,340
-
01:18
如何選擇借款合同糾紛的管轄法院借款合同糾紛提起訴訟的案件管轄地分為兩類:法定管轄地和協(xié)議管轄地。法定管轄地又分為被告住所地和合同履行地。對于借款合同履行地一直困擾當事人,也是很多法院立案產(chǎn)生問題的地方。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如何確定借款合同履行地問題的批復:合同履行地是指
1,119 2022.04.17 -
01:19
借款合同糾紛管轄法院怎么確定借款合同糾紛的管轄有以下幾種情形: 1、借款合同中存在有效的協(xié)議管轄的,應當由約定的仲裁委員會或法院管轄; 2、借款合同未實際履行的,應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十八條的有關規(guī)定,若合同存在約定履行地,
3,279 2022.04.15 -
01:35
借款合同訴訟時效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關于借款合同的訴訟時效的規(guī)定 借款合同也是一般的民事合同,應當適用民事訴訟法律以及相關法律的一般規(guī)定。因此,借款合同的訴訟時效是三年。在這三年期間,如果沒有發(fā)生訴訟時效中止或者中斷的事由,這時候時效經(jīng)過,權利人就不能夠請求
1,898 2022.0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