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貸款合同是如何寫的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網上貸款合同同一般的貸款合同一樣,需要具備以下內容: 1、借款種類。 根據不同的標準,可以將借款合同分為不同的種類。例如,根據借款的期限,可以分為短期貸款、中期貸款、長期貸款;根據出借方資金來源和經營方式,可以分為自營貸款和委托貸款。由于各種貸款當事人的權利義務不同,因此應當明確約定借款種類。 2、幣種。 因為外匯管制需要,國家對人民幣和外幣借款規(guī)定了不同的條件,當事人應當對此加以約定。 3、借款用途。 借款用途涉及貸款人利益的保護,合同對此應當約定。 4、數(shù)額。 當事人不僅應當在合同中明確借款總金額,還應當明確每次提供貸款的金額;如果訂立最高額貸款,每次貸款的數(shù)額應在最高限額內。 5、利率。 借款利率是借款合同計算利息的主要依據,通常是借款合同的必備條款。不過,在自然人的借款合同中,對借款利息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視為不支付利息。即使自然人之間的借款需要支付利息的,其利率也不得違反國家有關限制借款利率的規(guī)定。 6、期限和還款方式。 除上述內容之外,當事人還可以約定保證條款、擔保條款、違約責任條款等其他當事人認為需要約定的事項。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網上簽訂的貸款合同效力是:合同內容、形式符合相關法律規(guī)定的貸款合同自成立時生效。由于不同網站所提供的網上借款合同不一致,內容、形式是否有效需要根據其具體合同判定。
網上貸款想解除合同的,可以與對方協(xié)商解決,也可以在法定解除的情形出現(xiàn)時,依照《合同法》第九十四條的規(guī)定解除合同。
-
網上貸款被騙了合同如何處理網上貸款被騙了而且簽了合同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進行撤銷。一方當事人誘使另一方當事人網上貸款簽訂合同的,如存在欺騙等意思表示,另一方當事人有權依法撤銷。
2021.03.11 122 -
網上貸款想解除合同如何處理網上貸款想解除合同的處理是,可以通過協(xié)議或者出現(xiàn)法定情形時,才能解除合同。有關規(guī)定:當事人協(xié)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條件。解除合同的條件成就時,解除權人可以解除合同。
2021.03.04 315 -
網上貸款的合同有效嗎一、雙方都認同就可以,不過最好是書面簽訂合同。因為這樣一來雙方就無法反悔。國家合同條款也規(guī)定,合同需要書面簽訂。 二、符合民法典的生效要件就生效。
2021.01.16 197
-
如何解除網上貸款合同
一、當事人協(xié)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 (2)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2021-07-23 15,340 -
網上貸款合同效力如何
1、合同內容、形式符合相關法律規(guī)定的貸款合同自成立時生效。 2、由于不同網站所提供的網上借款合同不一致,內容、形式是否有效需要根據其具體合同判定。
2022-10-11 15,340 -
網上貸款簽訂的合同效力如何
網上貸款簽訂的合同有效需要符合以下條件: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具備下列條件的
2022-10-13 15,340 -
如何寫貸款合同上訴狀?
金融貸款中,案件審理之后結果對一些當事人來說并不能接受,于是在這時候當事人就會上訴,今天,就給大家講解金融貸款合同上訴狀的相關知識。上訴狀包括首部、上訴請求、上訴理由和尾部及附件四大部份。第一、首部。
2022-08-31 15,340
-
01:07
借款合同糾紛起訴狀如何寫根據相關法律規(guī)定,首先,起訴狀的開頭要寫明原告和被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身份證號碼、工作單位、住址以及聯(lián)系電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lián)系方式等信息。如果有訴訟代理人的,還要寫明代理人的身份
1,958 2022.04.17 -
01:04
按揭貸款合同無效如何辦理按揭貸款合同無效的,借款人應當向放款人歸還本金并支付相應的利息,并且出賣人也應當將購房貸款和購房款返還。具體內容為: 1、歸還本金,貸款合同確認無效后,借款人從貸款人處取得的貸款本金應返還給貸款人,由于貸款合同項下,貸款本金的返還屬于金錢債
757 2022.10.05 -
00:33
在網上貸款被騙簽訂了合同應當怎么辦網上貸款被騙簽了合同,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合同撤銷后,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由此所受到的損失。各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欺詐是使人
1,623 2022.0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