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借貸債權人可以申請追討不還債款嗎?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第一種是和對方簽訂還款協(xié)議。如果對方并不抵賴,而只是以種種借口拖延還款,那么就可以與其簽訂還款協(xié)議,明確還款的方式和期限。如果可能的話,還可以和對方約定如果到期不還的話,可以申請法院就債務人的財產強制執(zhí)行,并經過公證。如果有了公證的還款協(xié)議,一旦到期,債權人就可以依據協(xié)議直接請求法院強制執(zhí)行,免去大量煩瑣的訴訟程序,節(jié)約時間和金錢。第二種是在起訴訟前十五日或起訴同時進行財產保全。所謂財產保全就是在起訴前或同時申請法院查封、扣押、凍結被申請人的財產利益,以保證申請人在訴訟獲勝后能夠執(zhí)行裁決。當然申請保全須事先提供擔保,如申請錯誤,還要賠償被申請人所遭受的損失。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民間借貸,借款人不還的,如果債務由保證人的,則債權人可以向保證人主張債權,要求保證人還債。 但需要注意如果保證人承擔的是一般保證責任的,則只有在向法院起訴后,法院作出了判決后債務人無財產可執(zhí)行的,才能要求保證人還款。 如果沒有保證人的,則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債務人還款。起訴要注意不要超過三年的訴訟時效。
在無息民間借貸中,權利人可以主張逾期還款利息。權利人如果主張借款人自逾期還款之日起參照當時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標準計算的利息來承擔逾期還款的違約責任的,法院予以支持。
-
民間借貸中借款人到期不還怎么討債雙方先行協(xié)商,協(xié)商不成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簽發(fā)支付令。債務人在收到人民法院發(fā)出的支付令后十五日內沒有清償債務,或沒有向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異議,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zhí)行。 法院判決后,負有履行義務的一方有能力而拒不執(zhí)行法院判決的,會被
2020.06.22 161 -
民間借貸債權人可以要求債權人提前還款嗎民間借貸債權人不能要求提前還款。如果民間借貸約定了借款期限,那么在該期限到來之前出借人要求借款人提前還款或者借款人向出借人提出要求提前還款,均屬于違約行為,對方可以拒絕。
2021.03.27 155 -
債權人可以不讓親戚申請討債嗎債權人的家人沒有資格討債,只有債權人才享有請求債務人償還債務的權利,但是如果債權人去世,其家人繼承了其遺產的,則其債權作為遺產由繼承人繼承,則繼承人有資格向債務人討債。
2021.02.02 118
-
民間借貸債權追討
債務追討方法1、債務已經到期的情況下,你可以要求對方立即歸還欠款和利息,如果有因此造成的實際經濟損失的,可以要求對方一并賠償。 2、民間借貸利息有約定的按照約定處理,約定利息不得高于銀行同期貸款利息的
2022-05-01 15,340 -
民間借貸債務追討
債務追討方法1、債務已經到期的情況下,你可以要求對方立即歸還欠款和利息,如果有因此造成的實際經濟損失的,可以要求對方一并賠償。 2、民間借貸利息有約定的按照約定處理,約定利息不得高于銀行同期貸款利息的
2022-04-11 15,340 -
民間借貸,債務追討
債務追討方法1、債務已經到期的情況下,你可以要求對方立即歸還欠款和利息,如果有因此造成的實際經濟損失的,可以要求對方一并賠償。 2、民間借貸利息有約定的按照約定處理,約定利息不得高于銀行同期貸款利息的
2022-04-12 15,340 -
民間借貸債務的追討
債務追討方法1、債務已經到期的情況下,你可以要求對方立即歸還欠款和利息,如果有因此造成的實際經濟損失的,可以要求對方一并賠償。 2、民間借貸利息有約定的按照約定處理,約定利息不得高于銀行同期貸款利息的
2022-04-17 15,340
-
01:16
民間借貸能轉讓債權嗎民間借貸可以轉讓債權。 民間借貸債權轉讓的特征包括: 債權轉讓合同有效成立的前提是原合同的有效成立,因為原合同不成立或沒有效力的話,債權轉讓合同就沒辦法成立生效。 債權轉讓合同的內容和原合同的內容一樣。 債權轉讓合同的標的、金額、數量還有合
3,174 2022.04.17 -
01:08
借款債權可以轉讓嗎借款債權一般情況下可以轉讓。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相關規(guī)定可知,債權人可以將債權的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但是依債權的性質不得轉讓,或者債權人與債務人約定不得轉讓的除外。轉讓債權需要通知債務人才會對債務人發(fā)生效力。在債權轉讓后,如
1,282 2022.04.15 -
00:55
民間借貸不還款怎么辦民間借貸不還款應該先了解不還錢的原因,如果是確實沒有能力還錢的話,延長還錢期限的話,要記得重新打個借條,說明原因。一定要保存好借條,如果到了期限,可以向法院進行起訴,法院判決后,如果對方還是不還錢,可以申請強制執(zhí)行,房產可以抵押。依據我國相
1,511 2022.0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