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中介簽合同是什么罪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涉嫌合同詐騙,【合同詐騙罪;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shù)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shù)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shù)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一)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二)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jù)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三)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xù)簽訂和履行合同的;(四)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的;(五)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組織、領導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并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者間接以發(fā)展人員的數(shù)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jù),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xù)發(fā)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擾亂經濟社會秩序的傳銷活動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情節(jié)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
中介簽假合同屬于詐騙嗎屬于合同詐騙罪,可以到人民法院進行起訴。合同欺詐,仍然屬于民事經濟糾紛的范圍,適用合同法等規(guī)定,構成違約或侵權的,承擔合同約定的相應的違約責任,或賠償實際造成的損失,包括實現(xiàn)合同后的可預期利益損失。
2021.03.06 438 -
跟中介簽合同注意什么跟中介簽合同注意下列問題: 1.審查中介公司的資質及其業(yè)務能力; 2.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 3.明確中介費的支付標準; 4.要仔細查看合同內容。目前中介機構沒有統(tǒng)一的合同文本,多為中介公司自己印制,其條款難免對中介公司更為有利。
2021.03.05 165 -
中介不簽合同按照正常的順序,看房,確定房產證上產權人名字,看中房屋,附屬條件沒有滿足的情況下,在合同上寫清楚,簽定合同,房東,租客,中介三方簽定合同,然后再付中介費,給房東付三押一的租金,如果不簽合同,你可以放棄租房。
2021.01.18 551
-
冒充中介簽合同是什么罪
涉嫌合同詐騙,【合同詐騙罪;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shù)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shù)額巨大或者有
2022-03-21 15,340 -
冒充中介簽合同犯法嗎?
涉嫌合同詐騙罪?!竞贤p騙罪;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shù)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shù)額巨大或者
2022-04-06 15,340 -
假冒注冊商標罪中的假冒商標罪是什么?
假冒注冊商標罪的刑法規(guī)定: 第二百一十三條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
2022-05-10 15,340 -
中介欺騙合同是什么罪
涉嫌合同詐騙犯罪,應當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合同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采取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等欺騙手段,騙取對方當事人的財物,數(shù)額較大的行為?!缎谭ā罚旱诙俣臈l有
2022-02-12 15,340
-
00:57
與中介簽合同要注意什么與中介簽訂合同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1、審查中介是否具有中介資質職,如果中介并不是依法成立,具有資質的中介,那么很難保障委托人的利益; 2、在于中介簽訂的合同中,一定要明確中介費用的計算標準,包含哪些服務內容以及中介費用的
507 2022.05.23 -
01:06
什么是假冒專利罪假冒專利罪是指違反國家專利的相關法規(guī),假冒他人專利的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假冒專利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不僅個人可以構成假冒專利罪,企業(yè)以及事業(yè)單位,也可以構成。假冒專利罪的主觀方面是故意,一般具有非法獲取經濟利益的目的,但有一些出于損害他人的聲譽
1,262 2022.04.17 -
00:58
被中介忽悠簽了合同怎么辦被中介忽悠簽了合同可以解除。根據(jù)相關法律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的,可以解除合同: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 2、在履行期限屆滿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3、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
2,595 2022.0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