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認定職工上班期間發(fā)生的工傷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6項規(guī)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受傷的。第十六條規(guī)定,職工符合本條例第十四條、第十五條的規(guī)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 (一)故意犯罪的; (二)醉酒或者吸毒的; (三)自殘或者自殺的。從修改內容可以看出,新的《工傷保險條例》擴大了上下班途中發(fā)生交通事故可以認定為工傷的范圍,并且縮小了不可認定為工傷的范圍。
職工上下班屬于工傷的具體時間是: (一)在合理時間內往返于工作地與住所地、經(jīng)常居住地、單位宿舍的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二)在合理時間內往返于工作地與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三)從事屬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動,且在合理時間和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四)在合理時間內其他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
上下班時間發(fā)生交通事故,如何認定工傷《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6項規(guī)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受傷的。第十六條規(guī)定,職工符合本條例第十四條、第十五條的規(guī)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
2020.11.04 163 -
職工上下班途中工傷如何認定職工上下班途中工傷的認定: (一)在合理時間內往返于工作地與住所地、經(jīng)常居住地、單位宿舍的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二)在合理時間內往返于工作地與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三)從事屬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動,且在合
2020.09.26 158 -
職工上下班途中工傷如何認定上下班期間發(fā)生的事故是否能夠被認定為工傷,其本質在于是否是因為工作原因導致。標準上,需要參照《工傷保險條例》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需要是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并
2022.04.12 645
-
如何認定職工上班期間工傷
對于職工上班期間工傷的認定,一般來說,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fā)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jīng)搶救無效死亡的; (二)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
2022-03-27 15,340 -
職工上班期間工傷應當如何認定
對于職工上班期間工傷的認定,一般來說,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fā)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jīng)搶救無效死亡的; (二)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
2022-04-25 15,340 -
2017上班期間發(fā)生工傷認定標準如何規(guī)定
第十四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
2022-04-05 15,340 -
上班期間工傷如何認定?
對于職工上班期間工傷的認定,一般來說,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fā)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jīng)搶救無效死亡的; (二)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
2022-04-25 15,340
-
01:31
上下班途中工傷如何認定上下班途中工傷主要有兩大限定條件,一是發(fā)生交通事故,二是認定者為非主要責任。上下班途中認定為工傷的情形,具體分為以下情況: 1、員工在合理時間內,在合理路線中的上下班途中; 2、公司員工在合理時間內,往返于工作地與住所地、經(jīng)常居住地、單位宿
1,112 2022.07.02 -
00:51
職工發(fā)生工傷如何賠償發(fā)生工傷后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fā)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yè)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tǒng)籌地區(qū)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如果單位沒有申請的,可以由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一年內進行申請。傷者經(jīng)治療傷情相對穩(wěn)定后存在殘疾、影響勞
817 2022.06.22 -
00:52
員工工傷期間工資如何發(fā)放工傷治療期間的工資,一般會讓勞動者所在的用人單位發(fā)放,并且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工傷治療期間工資的支付周期通常是按月支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工傷導致的停工留薪待遇期間,一般不超過12個月。即使有特殊情況允許延長,最多也只能再延長12個月。
3,485 2022.0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