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締約過失責任要求要求返還誠意金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締約過失責任能要求賠償,賠償的范圍有:固有利益的損失賠償,如:身體、健康、生命喪失的損失、一般賠償醫(yī)療費、護理費等;信賴利益的損失賠償,如:締約費用、準備履約和實際履約所支付的費用、因信賴合同有效成立而放棄的獲利機會損失、其他損失費用等。
可以要求。締約過失責任可以主張以下這些賠償: 1、固有利益損失賠償固有利益損失賠償的范圍是指賠償身體、健康、生命喪失等的損害或損失。 2、信賴利益損失賠償 通常上,信賴利益損失包括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具體而言,其中的直接損失包括以下: (1)締約費用,如約定轉讓合同,買方為訂約赴實地考察所支付的合理費用; (2)準備履約和實際履約所支付的費用,如按買方要求直接運輸貨物到簽約地所負擔的運輸費用等; (3)締約過失導致合同無效、被變更或被撤銷所造成的實際損失,比如共有房屋買賣合同,成立后未取得其他共有人的追認導致無效等; (4)身體受到傷害所支付的醫(yī)療費等合同費用; (5)締約費用、準備履約和實際履行等支出費用所失去的利息等。 另外,信賴利益的間接損失包括以下這些: (1)因信賴合同有效成立而放棄的獲利機會損失,比如本可以跟其他人訂立合同,但因為信賴締約方造成的損失; (2)利潤損失,比如因為締約過失沒有正常營業(yè),因此喪失的正常收入損失; (3)因身體受到傷害而減少的誤工收入; (4)其他可得利益損失。
-
締約過失責任定金是否返還締約過失責任定金是需要返還的。締約過失責任一般會導致合同無效或被撤銷。合同無效或被撤銷的,行為人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各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一方有過錯的,過錯方應當賠償
2021.03.24 98 -
締約過失責任可以要求賠償嗎能。根據法律規(guī)定,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對方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一)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 (二)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 (三)有其他違背誠信原則的行為。
2021.02.07 129 -
締約過失責任要求合同成立嗎締約過失責任不要求合同成立,要求一方締約人在主觀上必須存在過錯,包括故意與過失;具有反法定附隨義務或先合同義務的行為且行為給對方造成信賴利益的損失,違約行為與對方所受到的損失之間存在必然的因果關系。
2021.01.29 159
-
民法典締約過失責任能否要求返還誠意金
“誠意金”與定金、違約金在法律上規(guī)定不同,我們國家對于“誠意金”并沒有明確規(guī)定,也沒有對其相應的收取和處分條款。但根據民法“契約自由,意思自治”原則,只要協(xié)議雙方平等協(xié)商,對“誠意金”的處理明確約定,
2022-05-01 15,340 -
締約過失責任能要求賠償嗎
視具體情況而定。如果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對方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1、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 2、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 3、有其他違背誠
2022-06-10 15,340 -
締約過失責任能要求賠償嗎? ? ?
視具體情況而定。如果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對方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1、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 2、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 3、有其他違背誠
2022-11-04 15,340 -
締約過失責任定金是否返還
締約過失責任定金是需要返還的。 締約過失責任一般會導致合同無效或被撤銷。合同無效或被撤銷的,行為人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各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
2022-05-15 15,340
-
01:18
締約過失責任的法律后果依據合同法的規(guī)定,合同一方當事人因為締約過失而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另外,構成締約過失責任的情形有以下三個:1、以訂立合同為名惡意進行磋商的;2、故意隱瞞或者虛構與訂立合同相關的重要事實的;3、有其他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
2,274 2022.04.17 -
01:37
締約過失責任與違約責任的區(qū)別締約過失責任與違約責任的區(qū)別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兩者出現的時間不相同。締約上的過失責任出現在合同締結的階段,而違約責任一般是發(fā)生在合同生效之后。 2、兩者的性質不同。締約上過失責任其實是一種法定的損害賠償責任,它的目的在于解決沒有合同
1,283 2022.04.17 -
01:27
締約過失責任如何追究對于締約過失責任如何承擔和追究,一般按當事人在合同中的約定執(zhí)行,如果沒有約定的,雙方當事人可進行協(xié)商處理,協(xié)商不成的,可以起訴到人民法院。我國合同法規(guī)定,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1、假借
1,486 2022.0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