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人身損害怎么賠償?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傷害的,應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如果構成犯罪的,則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此外,應給受害者支付下列費用: 1、醫(yī)療費。包括治療、檢查、醫(yī)藥、手術、住院費等。醫(yī)療費必須是受害人因消費事故造成的身體傷害及疾病而支付的必要的合理的費用。 2、治療期間的護理費。當受害人受害的程度比較嚴重,醫(yī)院決定需要專人護理時,所支付的護理費。 3、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因傷不能正常工作而減少了收入,誤工日期按實際傷害程度及恢復情況并參照出院后醫(yī)院的休假證明等認定。賠償標準依照受害人的工資或實際收入的金額計算。如國家或當?shù)卣碛幸?guī)定則依規(guī)定。 4、其它費用。直接產生的如去醫(yī)院所支付的交通費,因傷必須購買的營養(yǎng)費等。營養(yǎng)費應根據(jù)醫(yī)生的診斷而定。
如果是購買的商品對消費者人身造成傷害,消費者可以提起訴訟,要求銷售者和生產廠家賠償損失。 人身損害賠償標準:包括醫(y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yǎng)費等。 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
消費者如何要求人身損害賠償如果購買的商品對消費者造成人身傷害,消費者可以提起訴訟,要求賣方和制造商賠償損失。 人身傷害賠償標準:包括醫(y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yǎng)費等。 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生活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
2022.04.14 373 -
消費者如何要求人身損害賠償?范圍是:醫(y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yǎng)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2021.04.15 155 -
消費者如何要求人身損害賠償消費者可以通過與商家協(xié)商和解的方式要求人身損害賠償或者通過請求消費者協(xié)會調解的方式要求人身損害賠償。還可以通過撥打12358價格舉報熱線,或登錄全國12358價格監(jiān)管平臺進行舉報。當然也可以通過申請仲裁和提起訴訟的方式解決人身損害賠償問題。
2020.11.08 138
-
消費者發(fā)生人身損害后怎么賠償?
如果購買的商品對消費者人身造成傷害,消費者可以提起訴訟,要求銷售者和制造商賠償損失。法院有處理這方面問題的特殊原因,即產品質量責任糾紛。
2021-10-27 15,340 -
消費者人身損害的賠償規(guī)定
關于造成消費者人身損害這個問題,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傷害的,應當支付醫(yī)療費、治療期間的護理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等費用,造成殘疾的,還應當支付殘疾者生活自助具費、生活補助費、殘疾賠償金以及由其扶
2022-05-09 15,340 -
如何賠償消費者的人身損害
關于造成消費者人身損害這個問題,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傷害的,應當支付醫(yī)療費、治療期間的護理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等費用,造成殘疾的,還應當支付殘疾者生活自助具費、生活補助費、殘疾賠償金以及由其扶
2022-05-09 15,340 -
消費者人身損害賠償應該怎么操作
搜集證據(jù),通過消協(xié)解決,不行再起訴處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九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傷害的,應當賠償醫(y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
2022-10-18 15,340
-
01:07
人身損害怎么賠償標準人身損害賠償標準:應當賠償醫(y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人身損害賠償?shù)亩嗌偈前凑照y(tǒng)計部門公布上一年
3,626 2022.04.17 -
01:10
人身損害精神損失費賠償標準公民身體權、健康權遭受輕微傷害,不支持賠償權利人的精神撫慰金請求;公民身體權、健康權遭受一般傷害沒有構成傷殘等級的,精神撫慰金的數(shù)額一般為1000元至5000元;公民身體權、健康權遭受的傷害已經構成傷殘等級,精神撫慰金的數(shù)額可以結合受害人的
3,031 2022.04.17 -
01:27
人身損害拒不賠償怎么辦人身損害對方拒不賠償,作為被侵權的一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作為被侵害權益的一方法院提起訴訟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就是訴訟時效。根據(jù)我國侵權責任法的相關規(guī)定。一方認為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被侵害權益的一方應當在訴訟時效內向法院提起
1,873 2022.0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