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債權人可以扣押財產并還債務人怎么辦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債務人不清償債務,債權人只能向法院起訴,以合法的方式來強制債務人清償債務。通常情況下債權人是不能直接行使強制權的,包括扣押財產的行為。但這也不是絕對的,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債主可以扣押債務人的財產。下列兩種情況下是允許債權人扣押財產的: 1、按合同約定一方占有對方的財產,對方不按照合同給付應付款項超過約定期限的,占有人有權扣押該債務人的財產。 2、當債務人或第三人提供一定的財產物為債務人履行債務的擔保,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便可扣押抵押物,并可以抵押物的價值優(yōu)先實現(xiàn)自己的債權。例如甲以耕牛抵押借款一千元,到期未還,債權人便可以扣押該耕牛以敦促甲還債,也可以依法變賣該牛使自己的權利實現(xiàn),也可使耕牛折扣歸己,余款可退還。這就是民法上的抵押權。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債權人不可以隨意扣押債務人的財產。債權人可以向法院起訴,并在勝訴后依法申請法院強制執(zhí)行,而不能擅自處理債務人的財產,該行為可能會構成侵權或者違反治安管理。
租房合同未履行可以退租。雙方當事人可以通過協(xié)商的方式解除租房合同,除此之外,可以在法定解除事由出現(xiàn)時依據(jù)法律規(guī)定解除租房合同,終止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
-
債權人可以扣押債務人財產嗎債權人一般不可以扣押債務人財產。債權人可以向法院起訴,并在勝訴后依法申請法院強制執(zhí)行,而不能擅自處理債務人的財產,該行為可能會構成侵權或者違反治安管理。
2020.08.28 189 -
債權人可以扣押債務人財產償債嗎個人債務糾紛,一般情況下,債務人不清償債務,債權人只能向法院起訴,以合法的方式來強制債務人清償債務。 通常情況下債權人是不能直接行使強制權的,包括扣押財產的行為。但這也不是絕對的,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債主可以扣押債務人的財產。 下列兩種情況
2021.04.15 179 -
債權人可以扣押債務人的財產嗎?債權人可以扣押債務人的財產,法律另有規(guī)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根據(jù)《民法典》第四百四十七條規(guī)定,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債權人可以留置已經(jīng)合法占有的債務人的動產,并有權就該動產優(yōu)先受償。 前款規(guī)定的債權人為留置權人,占有的動產為留置財產
2021.04.05 155
-
債務人可以扣押債權人財產嗎
個人債務糾紛,一般情況下,債務人不清償債務,債權人只能向法院起訴,以合法的方式來強制債務人清償債務。通常情況下債權人是不能直接行使強制權的,包括扣押財產的行為。但這也不是絕對的,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債
2022-05-27 15,340 -
債權人可以扣押債務人財產嗎
除法律另有規(guī)定或當事人另有約定外,債權人可以扣押債務人的財產。 根據(jù)《民法典》第四百四十七條的規(guī)定,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的,債權人可以留置合法占有的債務人的動產,有權優(yōu)先賠償動產。 前款規(guī)定的債權人為
2021-12-20 15,340 -
債權人可以扣押債務人財產嗎?
可以扣押財產嗎債務人不清償債務,債權人只能向法院起訴,以合法的方式來強制債務人清償債務。通常情況下債權人是不能直接行使強制權的,包括扣押財產的行為。但這也不是絕對的,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債主可以扣押債
2022-08-25 15,340 -
債權人可以扣押債務人財產嗎?
通常情況下債權人是不能直接行使強制權的,包括扣押財產的行為。但這也不是絕對的,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債主可以扣押債務人的財產。下列兩種情況下是允許債權人扣押財產的:1、按合同約定一方占有對方的財產,對方
2022-04-13 15,340
-
00:53
債務人破產后債權人怎么辦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破產法》的相關規(guī)定,在公司申請破產并被人民法院受理后,法院應當確定一個期限讓債權人申報債權。這個期限不得少于30天,最長不得超過3個月。具體的起算時間為:自人民法院發(fā)布受理破產申請公告之日起進行計算。債權人應當在該期限內
1,564 2022.04.17 -
00:57
債權轉讓債務人不還怎么辦債權轉讓,債務人不還的處理方式分情況討論:如果債權轉讓通知了債務人的,該轉讓對債務人發(fā)生效力,債務人應當對受讓人履行債務。債務人不還的,受讓人可以向法院起訴要求其履行債務;如果債權轉讓沒有通知債務人的,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fā)生效力。債務人應當對
1,654 2022.05.11 -
01:44
債務人轉移財產不還錢怎么辦發(fā)現(xiàn)債務人轉移財產不還錢的情況下需要趕快起訴。若債務人是在起訴前轉移財產的話,債權人可以申請訴前財產保全。若是在訴訟過程中或者已經(jīng)生效的法律條例中,刻意隱藏并轉移財產的,影響到人民法院無法執(zhí)行的,將被認定為惡意轉移資產的行為。對此,債權人有
1,645 2022.0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