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損害損害賠償誤工費如何計算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人身損害賠償中的誤工費,按實際誤工時間和收入數(shù)額計算確定。 有固定收入的,以用人單位開具的收入證明為準;沒有固定收入的,按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確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二十條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 誤工時間根據受害人接受治療的醫(y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受害人因傷致殘持續(xù)誤工的,誤工時間可以計算至定殘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受害人不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可以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yè)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關于人身傷害賠償中誤工費金額判定的方法:要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誤工時間根據受害人接受治療的醫(y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
計算人身損害賠償中的誤工費及法律依據如下: 1、人身損害賠償中的誤工費,按實際誤工時間和收入數(shù)額計算確定。有固定收入的,以用人單位開具的收入證明為準;沒有固定收入的,按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確定。 2、法律依據,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
-
人身損害賠償誤工費如何認定人身損害賠償誤工費的認定: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
2020.02.25 148 -
人身損害賠償金如何計算?一般包括醫(y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yǎng)費,造成殘疾的還包括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xù)治療實際發(fā)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后續(xù)治療費等。
2020.07.07 204 -
-
人身損害賠償如何計算誤工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規(guī)定,“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薄罢`工時間根據受害人接受治療的醫(y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受害人因傷致殘持續(xù)誤工的,
2022-05-20 15,340 -
人身損害賠償誤工費如何計算?
人身損害受害人的誤工日期,應當按其實際損害程度、恢復狀況并參照治療醫(yī)院出具的證明或者法醫(yī)鑒定等認定。賠償費用的標準,可以按照受害人的工資標準或者實際收入的數(shù)額計算。受害人是承包經營戶或者個體工商戶的,
2022-05-02 15,340 -
人身損害賠償誤工費如何計算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規(guī)定,“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薄罢`工時間根據受害人接受治療的醫(y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受害人因傷致殘持續(xù)誤工的,
2022-05-17 15,340 -
人身損害賠償中如何計算誤工費?
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 誤工時間根據受害人接受治療的醫(y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受害人因傷致殘持續(xù)誤工的,誤工時間可以計算至定殘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
2022-11-15 15,340
-
00:56
人身損害賠償費用如何結算人身賠償費用范圍包括受害人治療所用的醫(yī)療費、誤工費、住院伙食補助費、護理費、傷殘賠償金等。醫(yī)療費即受害人治療康復期間所需費用,包括藥品費用、手術費用等。誤工費按照受害人誤工時間乘上誤工期損失收入來支付,有固定收入的按固定收入算,沒有固定收入
1,684 2021.04.25 -
01:09
人身損害中營養(yǎng)費如何計算在人身損害糾紛當中,營養(yǎng)費是指受害人在遭受損害后,為輔助治療或使身體盡快康復而購買日常飲食以外的營養(yǎng)品所支出的費用。 首先,根據相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營養(yǎng)費根據受害人傷殘情況參照醫(yī)療機構的意見確定。 由此可見,雖然最重要的是根據受害人的傷殘情況
1,485 2021.04.25 -
01:10
人身損害精神損失費賠償標準公民身體權、健康權遭受輕微傷害,不支持賠償權利人的精神撫慰金請求;公民身體權、健康權遭受一般傷害沒有構成傷殘等級的,精神撫慰金的數(shù)額一般為1000元至5000元;公民身體權、健康權遭受的傷害已經構成傷殘等級,精神撫慰金的數(shù)額可以結合受害人的
3,031 2022.0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