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機關取保候審處理之后有減緩的機會嗎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取保候審與判決結果沒有直接關系。從司法實踐來看,只有罪輕的可以辦理取保候審,爭取緩刑的機會就大一點,但不是必然,幾率多少是不好說的。 法律規(guī)定: 《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明確規(guī)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fā)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fā)生社會危險性的;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取保候審的。 取保候審、監(jiān)視居住由公安機關執(zhí)行。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取保候審之后判處緩刑機會較大。因為如果進行了取保候審,那么基本上根據(jù)已有的證據(jù)所確定的事實可以確定當事人的行為構成犯罪。因此,取保候審之后判處緩刑機會較大,判決無罪的可能較小。
取保候審一年到期后公安的處理是:對于發(fā)現(xiàn)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及時解除取保候審。解除取保候審,應當及時通知被取保候審人和有關單位。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取保候審規(guī)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
-
公安機關取保候審后銷案公安機關取保候審后銷案是可以的。取保候審屬于刑事訴訟期間對犯罪嫌疑人的臨時強制措施,根據(jù)相關法律規(guī)定,取保候審期限被赦令釋放的,應當予以釋放、解除取保候審、監(jiān)視居住或者依法變更強制措施。情節(jié)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犯罪已過追訴時
2020.02.17 350 -
取保候審后多久會影響公安機關取消取保候審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取保候審要多久才解除,要根據(jù)案情,但是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在人民法院二審期間,犯罪嫌疑人羈押期已經(jīng)超過一審法院所判處的有期徒刑的,也適用取保候審。
2020.12.15 316
-
取保候審之后會被公安機關收回回去嗎?
取保候審的只要沒有違反規(guī)定不會被取消取保候審。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可以根據(jù)案件情況,責令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項或者多項規(guī)定: (一)不得進入特定的場所; (二)不得與特定
2023-03-24 15,340 -
取保候審后公安機關會察覺嗎?
將被發(fā)現(xiàn),因為執(zhí)行保釋候審的派出所將指定專人負責監(jiān)督和調查被保釋候審人員。另一種情況是主動申請,在執(zhí)行期間,被保釋候審人有正當理由離開市縣,負責執(zhí)行派出所應當及時向縣公安機關報告,經(jīng)縣公安機關決定保釋
2021-12-25 15,340 -
取保候審到期后公安機關會怎么處理?
第一,取保候審只是變更強制措施,不是解除措施。第二、取保候審有以下條件,其一、主要事實已經(jīng)查清或有些問題有待查明;其二、取保之后,可以隨傳隨到;其三、不致于逃脫或串供,第四取保期限一般累計不超過一年既
2022-04-04 15,340 -
取保候審到期后公安機關會怎么處理
取保候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規(guī)定的一種刑事強制措施,就是不被關押,但需要保證隨傳隨到。取保候審不是案件審判結果,它不代表案件的終結,所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取保候審的,案件仍需繼續(xù)偵查、起訴和審理。
2022-04-16 15,340
-
01:08
取保候審之后還會判刑嗎取保候審之后不一定會判刑。取保侯審后是否還會判刑還要看取保候審期限屆滿后,法院作出有罪還是無罪以及是否追究刑事責任的判決。因為取保候審只是一種強制措施,這與判不判決沒有直接關系。所以,行為人取保候審后的進一步處理,要看法院審理后的判決結果:
11,415 2022.10.16 -
01:07
公安取保候審后怎么辦成功取保候審后,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應當按照取保候審的決定機關確定的保證金金額,繳納保證金;被取保候審人在取保候審期間,應當遵守取保候審的相關規(guī)定。公安機關在犯罪嫌疑人被取保候審后,如果案件仍處于偵查階段的,應當繼續(xù)對案件進行偵
1,979 2022.04.17 -
01:08
取保候審之后還判刑嗎根據(jù)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九條的規(guī)定,即使犯罪嫌疑人被取保,在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期間,司法機關仍然應對案件繼續(xù)進行偵查、審查起訴和審理。如果在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期間,司法機關發(fā)現(xiàn)沒有犯罪事實發(fā)生或者不應對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責任的,司法機關應立
6,320 2022.0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