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償還銀行卡單位的法律責任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銀行的信用卡有寬限期,只要寬限期內還上就視為正常還款,不影響信用。中國銀行業(yè)協(xié)會銀行卡專業(yè)委員會2013年公布了修訂后的《中國銀行卡行業(yè)自律公約》:一是要求成員單位為持卡人提供“容時服務”,為持卡人提供一定期限的還款寬限期服務,還款寬限期自到期還款日起至少3天;持卡人在還款寬限期內還款時,應當視同持卡人按時還款。二是要求成員單位為持卡人提供“容差服務”,如持卡人當期發(fā)生不足額還款,且在到期還款日后賬戶中未清償部分小于或等于一定金額(至少為等值人民幣10元)時,應當視同持卡人全額還款,此部分未償還金額自動轉入下期賬單。還款日后一天還款屬于正常還款,既不會影響個人征信也不會罰息。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出借銀行賬戶是違反金融管理法規(guī)的違法行為。人民法院除應當依法收繳出借賬戶的非法所得并可以按照有關規(guī)定處以罰款外,還應區(qū)別不同情況追究出借人相應的民事責任。
出借銀行卡是一種違法行為,有可能涉嫌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如果對方把借的銀行卡用于其他犯罪活動,那么出借人很有可能會成為共犯,會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構成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金。
-
單位行賄的法律責任有哪些法律中規(guī)定的單位行賄的方式有: 1、經單位研究決定的由有關人員實施的行賄行為; 2、經單位主管人員批準,由有關人員實施的行賄行為; 3、單位主管人員以法定代表人的身份實施的行賄行為。
2020.10.26 194 -
用人單位未簽勞動合同的法律責任1.未簽勞動合同需賠雙倍工資。2.如果未簽合勞動合同,勞動者可隨時解除關系,不用承擔賠償責任。3.未簽勞動合同引起的后果。4.單位不能以試用不合格為由辭退職工。5.未簽勞動合同依然不能免除為勞動者繳納各項社保費的義務。法律規(guī)定只要勞動關系存
2020.12.17 181 -
用人單位違法的法律責任用人單位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用人單位不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用人單位招用與其他用人單位尚未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勞動者給其他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用人
2020.02.15 154
-
銀行信用卡還不上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1、如果欠款的金額達到一萬以上且經發(fā)卡銀行兩次催收后超過3個月仍不歸還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的“惡意透支”,涉嫌信用卡詐騙罪; 2、惡意透支數(shù)額較大,在公安機關立案前已償還全部透支款息,情節(jié)顯著輕微的,可
2022-07-03 15,340 -
銀行卡盜刷的責任和法律責任有哪些
銀行卡盜刷案件責任與權利有刑事責任按照盜竊罪來進行處罰享有的權利,包括委托辯護的權利等。盜刷銀行卡是違法行為,是否構成犯罪要看數(shù)額。如果是盜竊并使用的,涉嫌是盜竊罪。(注意刑法196條最后一款)盜竊罪
2021-07-31 15,340 -
惡意透支信用卡未還款,銀行要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1)《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shù)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shù)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
2022-04-07 15,340 -
持卡人死后如何償還賬單的法律責任
應由繼承人在繼承范圍內進行清償。繼承遺產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繳款和清償債務以他的遺產實際價值為限。超過遺產實際價值部分,繼承人自愿償還的不在此限。繼承人放棄繼承的,對被繼承人依法
2022-08-25 15,340
-
00:55
銀行卡盜刷銀行承擔責任嗎銀行卡盜刷銀行承擔責任。根據(jù)相關法律規(guī)定,持卡人主張爭議交易為偽卡盜刷交易或網(wǎng)絡盜刷交易的,可以提供生效法律文書、銀行卡交易時真卡所在地、交易行為地、賬戶交易明細、交易通知、報警記錄、掛失記錄等證據(jù)材料進行證明。發(fā)卡行、非銀行支付機構主張爭
1,674 2022.04.17 -
00:58
工程監(jiān)理單位須承擔法律責任的行為有哪些工程監(jiān)理單位須承擔法律責任的行為有4種,分別為:未對施工組織設計中的安全技術措施或者專項施工方案進行審查的;發(fā)現(xiàn)安全事故隱患未及時要求施工單位整改或者暫時停止施工的;施工單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未及時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的;未依照法律、法
1,647 2022.11.26 -
01:12
單位行賄罪如何確定責任人在單位行賄犯罪中,并非所有的直接責任人員都負有同等的責任。這種犯罪雖然也是自然人實施的一種有組織的犯罪,但它與傳統(tǒng)刑法中的共同犯罪相比,無論在形式上還是在實質上都有較大的區(qū)別。因此,不能像共同犯罪的成員那樣分為主犯、從犯、脅從犯、教唆犯,而
929 2022.05.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