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律師普法為法師兄(原110咨詢網(wǎng))原創(chuàng)內容,未經(jīng)授權,任何形式的復制、轉載都視為侵權行為。
遭到父母家庭暴力的孩子可以告家長家暴。兒童遭受家庭暴力后,很多時候出于自我保護的需要,會產(chǎn)生恐懼心理,不敢去找誰求助。因此學校應加強對兒童的教育,除父母外,還應向兒童告知可尋求何種幫助方式,如可在第一時間報警求助,可向周邊大人如外公、奶奶、
孩子可以告家長家暴,應當是學校、幼兒園、醫(yī)療機構、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等根據(jù)相關法律代孩子對父母提起訴訟,要求其停止侵權的行為。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jīng)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
可以告家長家暴,準確的講,不是孩子控告,而是學校、幼兒園、醫(yī)療機構、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等《反家庭暴力法》,可以代孩子對父母提起訴訟的,要求停止侵權的行為。 但需要收集證據(jù),比如小孩的受傷的身體,視頻文件等,也可以父母對小孩進行家暴的時候
可以。遭受家庭冷暴力的受害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收集、準備證據(jù),比如:對方拒絕交流時,給對方發(fā)的信息或者留言,在和好期間施暴一方出具的保證書或者聊天記錄,知情的鄰居朋友的證言,保姆、鄰居、朋友、同事等知情
1.可以告家長家暴,準確的講,不是孩子控告,而是學校、幼兒園、醫(yī)療機構、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等依據(jù)《反家庭暴力法》,可以代孩子對父母提起訴訟的,要求停止侵權的行為。 2.但需要收集證據(jù),比如小孩的受
可以告家長家暴,準確的講,不是孩子控告,而是學校、幼兒園、醫(yī)療機構、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等依據(jù)《反家庭暴力法》,可以代孩子對父母提起訴訟的,要求停止侵權的行為。 但需要收集證據(jù),比如小孩的受傷的身體
可以告家長家暴,準確的講,不是孩子控告,而是學校、幼兒園、醫(yī)療機構、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等依據(jù)《反家庭暴力法》,可以代孩子對父母提起訴訟的,要求停止侵權的行為。 但需要收集證據(jù),比如小孩的受傷的身體
01:01
家暴孩子的處罰如下: 1、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2、情節(jié)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的罰款; 3、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應當創(chuàng)造良好、和
01:01
有家暴史的人也是可以爭取孩子的撫養(yǎng)權的。因為父母和子女的關系不會因為離婚而消除。但是家暴有可能會成為爭取撫養(yǎng)權的一個不利的因素。如果一方存在家庭暴力的行為,往往難以給孩子提供穩(wěn)定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因此法院有可能會把孩子判給無家庭暴力的這一方。
00:57
家暴離婚孩子歸誰撫養(yǎng)需要根據(jù)具體情況而定: 情況一:孩子不滿兩周歲的,由于需要哺乳或者年幼較依賴母親,一般由母親進行撫養(yǎng)。 情況二:孩子滿兩周歲但是不滿八周歲的,由夫妻雙方協(xié)商后進行決定,如果協(xié)商不成,則按照最有利于孩子成長的原則進行撫養(yǎng)權
02:02
01:14
01:15
01:36
00: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