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法者權益保護法》對欺詐消費者行為管理辦法的具體規(guī)定是什么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第一條為制止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中的欺詐消費者行為,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有關規(guī)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欺詐消費者行為,是指經營者在提供商品(以下所稱商品包括服務)或者服務中,采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欺騙、誤導消費者,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行為。 第三條經營者在向消費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欺詐消費者行為: (一)銷售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 (二)采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使銷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 (三)銷售“處理品”、“殘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謊稱是正品的; (四)以虛假的“清倉價”、“甩賣價”、“最低價”、“優(yōu)惠價”或者其他欺騙性價格表示銷售商品的; (五)以虛假的商品說明、商品標準、實物樣品等方式銷售商品的; (六)不以自己的真實名稱和標記銷售商品的; (七)采取雇傭他人等方式進行欺騙性的銷售誘導的; (八)作虛假的現場演示和說明的; (九)利用廣播、電視、電影、報刊等大眾傳播媒介對商品作虛假宣傳的; (十)騙取消費者預付款的; (十一)利用郵購銷售騙取價款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約定條件提供商品的; (十二)以虛假的“有獎銷售”、“還本銷售”等方式銷售商品的; (十三)以其他虛假或者不正當手段欺詐消費者的行為。 第四條經營者在向消費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形之一,且不能證明自己確非欺騙、誤導消費者而實施此種行為的,應當承擔欺詐消費者行為的法律責任: (一)銷售失效、變質商品的; (二)銷售侵犯他人注冊商標權的商品的; (三)銷售偽造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企業(yè)名稱或者姓名的商品的; (四)銷售偽造或者冒用他人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的商品的; (五)銷售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名優(yōu)標志等質量標志的商品的。 第五條對本辦法第三條、第四條所列欺詐消費者行為,法律、行政法規(guī)對處罰機關和處罰方式有規(guī)定的,從其規(guī)定;法律、行政法規(guī)未作規(guī)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條的規(guī)定處罰。 第六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一倍。 第七條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查處欺詐消費者行為的程序,適用《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受理消費者申訴暫行辦法》。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一方當事人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當事人作出錯誤意思表示的,可以認定為欺詐行為。 本辦法所稱欺詐消費者行為,是指經營者在提供商品(以下所稱商品包括服務)或者服務中,采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欺騙、誤導消費者,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行為。
消費者的權利: 1、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 2、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 3、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 4、消費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權利。 5、消費者因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受到人身、財產損害的,享有依法獲得賠償的權利。 6、消費者享有依法成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社會組織的權利。 7、消費者享有獲得有關消費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的知識的權利。 8、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格尊嚴、民族風俗習慣得到尊重的權利,享有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 9、消費者享有對商品和服務以及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進行監(jiān)督的權利。
-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主體是什么主體是: 1、消費者,是指為了滿足生活需要而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的自然人; 2、經營者,是指為滿足消費者的生活需求而提供商品或服務的自然人、組織或法人; 3、農民,購買、使用直接用于農業(yè)生產的生產資料時才是可以的。
2020.12.06 848 -
什么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是指調整在保護消費者權益的過程中發(fā)生的經濟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稱。其最重要的主體是消費者,而保護的核心則是消費者權益。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權益受該法保護。經營者為消費者提供其生產、銷售的商品或者提
2022.04.08 1,490 -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guī)定的消費者權利有哪些1、安全保障權。是指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時,所享有的保障其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 具體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人身安全權,二是財產安全權。 2、知悉真情權。是消費者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 3、自主
2020.06.03 787
-
《消法者權益保護法》對欺詐消費者行為管理辦法》的具體規(guī)定是什么
第一條為制止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中的欺詐消費者行為,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有關規(guī)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欺詐消費者行為,是指經營者在提供商品(以下所
2022-03-18 15,340 -
《消法者權益保護法》對“欺詐消費者行為”的具體規(guī)定是什么
第一條為制止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中的欺詐消費者行為,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有關規(guī)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欺詐消費者行為,是指經營者在提供商品(以下所
2022-04-28 15,340 -
什么是欺詐消費者行為,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對欺詐行為作出了認定規(guī)定
消費欺詐,是不法商人推銷其產品和服務的一種低劣手段,目的是為了排擠競爭對手,搶占市場,從而攫取高額利潤。 認定某一行為是否構成消費欺詐,要考慮以下三個條件: (一)從主觀方面看,欺詐者必須具有欺詐的故
2022-05-04 15,340 -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為什么規(guī)定欺騙消費者的行為
消費權益保護法中規(guī)定以下是欺騙消費者的行為:《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條經營者在向消費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欺詐消費者行為:(一)銷售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二)采取虛假
2022-04-09 15,340
-
01:27
消費欺詐行為的法律認定消費欺詐行為,是指經營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過程中,采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欺騙、誤導消費者,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國家工商總局《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可以從3個方面判斷經營者的行為是否構成消費欺詐:
3,455 2022.04.17 -
01:14
消費欺詐賠償標準經營者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經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
2,122 2021.04.25 -
01:01
公益林管理辦法公益林管理方法具體規(guī)定如下:砍伐公益林一般會以盜伐林木罪立案,其立案標準為:盜伐林木2立方米至5立方米或者幼樹100至200株。根據《國家林業(yè)局、公安部關于森林和陸生野生動物刑事案件管轄及立案標準》,盜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立案起點為2立方米
2,102 2022.0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