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忙后摔傷了我要求賠償嗎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根據(jù)您的描述,可以初步斷定您與受傷害人形成的是幫工關系。 依據(jù)我國法律規(guī)定幫工人因幫工活動遭受人身損害的,被幫工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被幫工人明確拒絕幫工的,不承擔賠償責任;但可以在受益范圍內予以適當補償。在幫工行為中,無論是幫工人的好意還是被幫工人的授意,幫工人都有出于“幫忙”的目的。 關于賠償數(shù)額要看雙方責任大小,即受傷人是否有盡到必要的安全注意義務,對其受傷是否存在過錯,如果有過錯,受傷人自身也是要承擔責任的。 綜上所述,您是需要承擔賠償責任的,關于責任大小要看當時受傷的具體情況。一般在受傷人自己沒有盡到安全注意義務的情況下,您需要承擔的責任在60%左右。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幫工過程中,如果幫工人受到人身損害的,要根據(jù)具體情況來分析該由誰來賠償: 1、如果被幫工人同意幫工,幫工人不是由于第三人的原因受傷的,則被幫工人負責賠償。 2、如果被幫工人不同意幫工,幫工人不是由于第三人的原因受傷的,則可以由被幫工人適當補償。 3、幫工人因第三人侵權遭受人身損害的,由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第三人不能確定或者沒有賠償能力的,可以由被幫工人予以適當補償。
代人炒股虧了的,是要進行賠償?shù)?,至于代理方的也是有責任的,具體需要賠償多少錢要看當時的情況,不過炒股本就是這樣,風險很大敢玩就要輸?shù)闷?。民事行為被確認為無效后,當事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chǎn),應當返還給受損失的一方。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的損失,雙方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
幫忙工傷怎么賠償
無償提供勞務的幫工人在從事幫工活動中受傷的,不得認定為“工傷”,根據(jù)幫工人和被幫工人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被幫工人明確拒絕幫工的,被幫工人不承擔賠償責任。由第三人造成的,由第三人承擔侵權賠償責任。
2020.11.07 218 -
別人在我家摔傷了,需要賠償嗎
一、有償?shù)模合倒椭?,小工不具備建筑資質的,所以對于雇員受傷的,應負無過錯責任。 二、無償?shù)模簬凸と艘驇凸せ顒釉馐苋松頁p害的,被幫工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被幫工人明確拒絕幫工的,不承擔賠償責任;但可以在受益范圍內予以適當補償。 如是第一種情況,
2021.03.04 842 -
-
鄰居幫忙工作,在工地上摔傷,我需要賠償嗎?
該情況有明確的法律規(guī)定:幫工人因幫工活動遭受人身損害的,被幫工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被幫工人明確拒絕幫工的,不承擔賠償責任;但可以在受益范圍內予以適當補償。幫工人因第三人侵權遭受人身損害的,由第三人承擔
2022-03-19 15,340 -
幫忙經(jīng)過路上摔傷誰來賠償
我認為你們這屬于租賃關系。從你的描述,可以看出,你對整個事件的經(jīng)過并沒有親眼所見,具體曲某是怎么摔傷的,你不知道。國家法律要求,誰主張誰舉證,那么曲某要求你賠償,他需要舉證證明,你對他實施了侵害行為,
2022-03-20 15,340 -
工傷后果:幫忙賠償
根據(jù)我國有關法律的規(guī)定,在合作過程中造成人身損害的不是工傷,一般由合作工人賠償,如果是第三者,由第三者承擔賠償責任?!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幾個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為他人免費
2021-10-23 15,340 -
車禍了幫忙需要賠償嗎
如果幫忙是有償?shù)?,當然應當承擔他人財產(chǎn)損失的賠償責任。如果幫忙是無償?shù)模斐傻呢敭a(chǎn)損失,一般情況下是受益人承擔賠償責任,只是在幫忙人有明顯過失的時候,幫忙人才承擔有限的賠償責任。侵權責任既包括侵權民事
2022-04-19 15,340
-
01:21
工傷賠償能要求精神損失賠償嗎工傷保險相關法律并沒有將精神賠償列入工傷保險待遇,由于工傷保險待遇與精神損害撫慰金的法律性質和功能不同,對工傷事故損害賠償案件不能主張精神損害撫慰金,應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的相關規(guī)定享受相應的工傷保險待遇。精神損害賠償是指自然人因其人身權受
1,317 2022.04.17 -
01:05
報失蹤人口后警察會幫忙查嗎報失蹤人口后警察會幫忙查。只要在人口失蹤后,公安機關接到相關報案后,就會將失蹤人員的相關信息錄入全國失蹤人員信息系統(tǒng),以后無論任何時候都能查詢到。但前提是,人員失蹤后,必須向公安機關報案。根據(jù)相關法律規(guī)定可知,公民下落不明滿二年的,利害關系
11,484 2022.04.18 -
00:58
工傷應該找什么部門幫忙處理員工在工作時間或是因為工作而受傷的,一般都屬于工傷。發(fā)生了工傷要做工傷鑒定,傷殘等級鑒定的等級根據(jù)嚴重程度分為一到十級,要根據(jù)等級進行賠償。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申請工傷認定,公司需要在事故發(fā)生的一個月內申報,如果公司不申請,則工傷職工或者
2,15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