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婚罪公安機關不立案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公安機關對于重婚罪報案,應當與其他刑事案件一樣受理。《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任何單位和個人發(fā)現(xiàn)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利也有義務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舉報。 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與他人結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行為。所謂有配偶,是指男人有妻、女人有夫,而且這種夫妻關系未經(jīng)法律程序解除尚存續(xù)的,即為有配偶的人;如果夫妻關系已經(jīng)解除,或者因配偶一方死亡夫妻關系自然消失,即不再是有配偶的人。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重婚罪既可以是自訴案件,也可以轉(zhuǎn)化為公訴案件,只有在被害人不告訴情況下,其他公民向檢察機關控告才轉(zhuǎn)為公訴案件。
對內(nèi)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重婚罪公安不立案時,可以進行刑事自訴。所謂自訴就是被害人為了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追究重婚罪有以下途徑: 1、向公安機關報案、舉報,由公安機關進行偵查,或者法院、檢察院發(fā)現(xiàn)有重婚嫌疑而移交公安機關偵查,偵查終結后通過檢察院提起公訴,由人民法院審判。 2、配偶發(fā)現(xiàn)另一方有重婚行為,可以向公安機關舉報,要求公安機關立案偵查;也可以由受害者自行收集證據(jù),向人民法院直接起訴。直接起訴的,需要自己承擔舉證責任,這是有一定難度的。必須對外以夫妻相稱而公開同居生活的,才能構成重婚罪。 《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條 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重婚罪,公安機關對于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會立案。需要逮捕的,會抓人。
-
重婚罪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嗎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條規(guī)定,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與他人結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行為。 所謂有配偶,是指男人有妻、女人有夫,而且這種夫妻關系未經(jīng)法律程序解除尚在存續(xù)的,即為有配偶的人;如果夫妻關系已經(jīng)解除,或者因配偶
2020.04.13 160 -
-
-
重婚罪公安機關立案了怎么辦
如果公安機關立案了,可能會先拘留他們,調(diào)查取證認為他們涉嫌重婚的話,會向檢察院申請逮捕,案件偵察結束后會移交檢察院做起訴處理,由檢察院向人民法院申請公訴,由法院來判決.過程就是這么復雜的.很有可能他們
2022-01-12 15,340 -
涉嫌重婚罪公安機關會立案嗎
重婚罪如果公安局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會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明顯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公安局不會立案。
2021-11-02 15,340 -
對于重婚罪公安機關可以立案嗎
公安機關對于重婚罪是可以立案偵查的,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公民發(fā)現(xiàn)有犯罪活動的,有權利和義務向公安機關報案的,所以發(fā)現(xiàn)有重婚行為的,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公安機關的立案條件是:(一)事
2021-04-19 15,340 -
重婚罪公安不立案
有重婚行為,并不一定就構成重婚罪。只有情節(jié)較為嚴重,危害較大的重婚行為,才構成犯罪。重婚罪的立案標準:有下列情形的應予立案: 1、與配偶登記結婚,與他人又登記結婚而重婚,也即兩個法律婚的重婚。有配偶的
2022-10-13 15,340
-
01:16
重婚罪立案標準根據(jù)我國婚姻法及相關規(guī)定,重婚罪針對的是已婚者和相婚者,也就是小三也能構成重婚罪。具體而言,既包括了已經(jīng)有配偶的人與他人重婚,又包括了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其以夫妻名義生活的行為。構成重婚罪的,受害人也就是被出軌的配偶方,可以向當?shù)氐墓矙C關
1,227 2021.04.25 -
00:57
婚姻詐騙罪公安局立案標準婚姻詐騙罪公安局立案標準如下:婚姻詐騙罪從犯罪故意產(chǎn)生的時間上看,往往產(chǎn)生在婚姻關系成立之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錢財?shù)姆缸锕室馐钦J定婚姻詐騙犯罪的重要構成要件。像這種以結婚為理由騙取錢財?shù)囊呀?jīng)構成了詐騙罪,對于該罪的判刑,主要是看騙取錢的多少
1,061 2022.04.17 -
00:58
公安機關管轄范圍公安機關管轄范圍,具體如下: 1、公安機關對屬于自己管轄范圍內(nèi)的刑事案件有權立案偵查; 2、使用各種秘密偵察手段的權力,包括秘密監(jiān)視、秘密搜查、使用秘密力量進行內(nèi)線偵察和陣地控制,以及使用秘密的技術手段等; 3、有權依法使用武器和警械,實行
7,397 2022.0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