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致人損害責任歸屬問題探討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一、動物致人損害責任認定標準: 1. 必須有動物致人損害的行為。 2. 必須有損害事實,包括人身損害和財產(chǎn)損害。 3. 損害事實包括受害人因動物致害行為引起的致傷、致殘或致死;財產(chǎn)損害是指動物致害行為引起受害人財產(chǎn)的損失,包括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 4. 動物致害行為侵害受害人的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符合精神損害賠償條件的,受害人可以主張精神損害賠償。 5. 對因動物致害行為引起的人身損害和財產(chǎn)損害的賠償可以適用損害賠償?shù)囊话阋?guī)定。 6. 動物致害行為導致的損害事實除人身損害或財產(chǎn)損害的事實外,還包括飼養(yǎng)的動物造成的危險或妨礙。 二、動物致人損害責任的法律規(guī)定: 1. 第七十八條飼養(yǎng)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yǎng)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 2. 第七十九條違反管理規(guī)定,未對動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yǎng)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3. 第八十條禁止飼養(yǎng)的烈性犬等危險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yǎng)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4. 第八十一條動物園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園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能夠證明盡到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 5. 第八十二條遺棄、逃逸的動物在遺棄、逃逸期間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原動物飼養(yǎng)人或者管理人承擔侵權責任。 6. 第八十三條因第三人的過錯致使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向動物飼養(yǎng)人或者管理人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第三人請求賠償。動物飼養(yǎng)人或者管理人賠償后,有權向第三人追償。
對內(nèi)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動物致人損害的責任歸屬可以通過以下方式確定: 1、明確飼養(yǎng)動物的所有人或是占有人是賠償義務人。 2、賠償義務人承擔責任的基礎在于其對動物的管束與控制義務。 3、在免責事由的安排上,不能一概以受害人的過錯或者是第三人的過錯作為免責條件。必須從平衡當事人利益的角度出發(fā),將受害人或者是第三人的過錯限定為故意或者是重大過失作為加害人免除責任的條件。
建筑物等倒塌致人損害的責任應當由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承擔,并且二者承擔的是連帶責任。若是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能夠證明不存在質量缺陷的,則不需要承擔責任。
-
被動物傷害的賠償責任問題動物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一般是由動物飼養(yǎng)員進行賠償。但是,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因第三人的過錯使動物對他人造成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向動物飼養(yǎng)人或者管理人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第三人請求賠償。動物飼
2022.04.28 30 -
物業(yè)代收快遞損壞后的責任歸屬問題如何解決這要根據(jù)行為的過錯與不當程度來推定責任。 1、如果你讓快遞員把物品放到物業(yè),并要求其交給代管人,去取時丟了則可以找代管理人主張權益,快遞員有義務協(xié)助你找到代理人,找不到人則快遞員要承擔責任后果,找到了代管理人快遞員免責。 2、如果你只是讓其
2024.06.12 25 -
民法典動物致人損害歸責原則如何適用民法典動物致人損害歸責原則適用無過錯歸責原則,應由飼養(yǎng)者或者管理者承擔侵權責任。未對動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無免責事由,僅在被侵權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情形下,動物飼養(yǎng)人或者管理人才可以依法減輕或者不承擔其動物飼養(yǎng)責任。
2021.02.05 130
-
雇工損害賠償責任歸屬的探討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相關規(guī)定,雇工損害賠償分為兩種,一種是雇員致第三人損害,一種是雇員遭受損害。 一、若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致人損害,雇主應承擔賠償責任;若雇員因故意或重大過失致人損害,則應
2025-01-25 15,340 -
探討:掉頭車被撞責任歸屬問題
在機動車駕駛過程中,掉頭車輛遭遇碰撞并不總是負有全責。例如,若在掉頭過程中因后車超越并碰撞而形成追尾事故,那么后車顯然需要負責全部責任;然而,當?shù)纛^車輛并未影響到其他車輛正常行駛,卻與迎面而來的車輛引
2024-12-21 15,340 -
動物園動物對人身損害的賠償責任歸屬
根據(jù)《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條和第一千二百四十八條的規(guī)定,動物園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一般由動物園的管理者承擔。如果未對動物采取安全措施導致他人損害,動物園的管理者將無免責事由。只有在被侵權人故意或重大
2024-12-18 15,340 -
合同無效后的責任歸屬問題:探討侵權責任的可能性
在合同訂立過程中,若當事人一方有惡意進行磋商、故意隱瞞重要事實或提供虛假情況或其他違背誠信原則的行為,導致對方遭受損失,則該當事人應承擔賠償責任。根據(jù)《民法典》第五百條和第一百五十七條的規(guī)定,合同無效
2025-01-14 15,340
-
01:22
一般醫(yī)療損害責任要如何歸責一般醫(yī)療損害責任的歸責原則有三個。根據(jù)醫(yī)療損害情節(jié)的不同適應不同的歸責原則:一是過錯原則,是指在醫(yī)療機構在醫(yī)療行為中存在醫(yī)療過錯,且因為該過錯導致了患者醫(yī)療損害,這一醫(yī)療損害行為的情形下,才需要承擔侵權賠償責任。二是過錯推定原則,當醫(yī)療機構
1,417 2022.04.17 -
01:12
人身損害如何確定責任糾紛人身損害責任劃分原則有三個,分別是:過錯責任原則、過錯推定責任原則和無過錯責任原則。第一,處理一般侵權行為適用過錯責任原則。在法律沒有特別規(guī)定的情況下都適用過錯責任原則,如學校人身損害侵權責任。第二、對于部分人身損害賠償責任,適用于過錯推定
1,558 2022.04.17 -
01:28
人身損害的賠償責任如何分歸責原則,就是確定侵權行為人侵權損害賠償責任的一般準則,是在損害事實已經(jīng)發(fā)生的情況下,為確定侵權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所造成的損害是否需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原則,具體分為過錯責任原則、過錯推定責任原則和無過失責任原則,具體如下: 1、處理一般侵
1,373 2022.06.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