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民事欺詐行為的法律后果民事欺詐行為導致的法律后果是,受欺詐方有權請求撤銷民事行為。民事欺詐行為是指在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過程中,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做出錯誤的表示的行為。
2021.10.11 944 -
民事合同欺詐的法律后果?合同欺詐的后果為行使欺詐行為的當事人一方應當承擔法律責任,并且對于因欺詐簽訂的合同,受欺詐方可以申請撤銷,并要求欺詐方承擔受欺詐方遭受損失的賠償責任。欺詐的財產(chǎn)數(shù)額較大的,可能涉嫌成立合同詐騙罪,會被追究刑事責任。 欺詐是指一方當事人在簽訂
2021.02.10 228
-
民事欺詐罪法律后果有哪些
1、我國《民法典》(2021.1.1生效)規(guī)定,民事行為因欺詐被撤銷后,當事人應當返還財產(chǎn),將其恢復到欺詐行為發(fā)生前的狀態(tài)。一般認為,返還財產(chǎn)為欺詐所應承擔的民事責任之一。在《民法典》中欺詐也是致使民
2021-04-08 15,340 -
婚姻欺詐的法律后果
1.欺詐離婚并不構成犯罪,但是離婚行為無效。申請離婚的當事人弄虛作假、騙取離婚登記的,婚姻登記管理機關應當撤銷離婚登記,對離婚的當事人宣布解除婚姻無效并收回離婚證。 2.欺詐離婚是指一方當事人為了達到
2022-05-16 15,340 -
欺詐無效合同的法律后果
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簽訂的民事合同,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欺詐合同經(jīng)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確認合同無效后,行為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chǎn),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
2022-05-12 15,340 -
民事欺詐的主要后果有哪些?
1、我國《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實施) 第一百五十七條??民事法律行為無效、被撤銷或者確定不發(fā)生效力后,行為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chǎn),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
2021-04-08 15,340
-
01:27
民事欺詐要不要坐牢民事欺詐一般情況下不用坐牢,但是特殊情況下,行為人可能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因此需要坐牢。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相關規(guī)定可知,欺詐是指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簽訂合同,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同
4,513 2022.04.17 -
01:27
消費欺詐行為的法律認定消費欺詐行為,是指經(jīng)營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過程中,采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欺騙、誤導消費者,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根據(jù)《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國家工商總局《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可以從3個方面判斷經(jīng)營者的行為是否構成消費欺詐:
3,455 2022.04.17 -
00:55
抽逃出資的法律后果公司對抽逃出資的,股東可以要求其補足出資,且抽逃出資的股東不經(jīng)過訴訟時效的約束。換句話來說,也就是抽逃出資的股東對公司補足出資的責任不受訴訟時效的限制。股東抽逃出資,其實是對公司的侵權行為,且是對公司的不守承諾的行為。除此之外,股東抽逃出資
1,551 2022.0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