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備犯為什么會成為刑法的犯罪行為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根據我國刑法第二十二條第一款規(guī)定,犯罪預備行為,是指為了犯罪準備工具或者制造條件的行為。根據這一規(guī)定,犯罪預備行為可以分為兩大類: 一.為實施犯罪準備犯罪工具的行為。所謂犯罪工具,是指犯罪分子進行犯罪活動所用的一切器械物品。準備犯罪工具,包括制造犯罪工具、尋求犯罪工具及加工犯罪工具使之適合犯罪的需要。 二.其他為實施犯罪制造條件的行為。為實施犯罪準備犯罪工具也是一種為實施犯罪制造條件的行為,但是刑法將這一常見的行為方式單獨列舉予以明示。根據司法實踐和刑法理論,可以把這類行為概括為以下幾種: (1)為實施犯罪事先調查犯罪場所、時機和被害人行蹤。 (2)準備實施犯罪的手段。 (3)排除實施犯罪的障礙。 (4)追蹤被害人、守候被害人的到來或者進行其他接近被害人、接近犯罪對象物品的行為。 (5)出發(fā)前往犯罪場所或者誘騙被害人趕赴預定犯罪地點。 (6)勾引、集結共同犯罪人,進行犯罪預謀。 (7)擬定實施犯罪和犯罪后逃避偵查的計劃,等等。
犯罪的預備行為包括以下行為: 一、為實施犯罪準備犯罪工具的行為。所謂犯罪工具,是指犯罪分子進行犯罪活動所用的一切器械物品。 二、其他為實施犯罪制造條件的行為。比如為實施犯罪事先調查犯罪場所、時機和被害人行蹤;排除實施犯罪的障礙等行為。
-
預備犯罪的行為是什么預備犯罪的行為: (1)事先踩點,調查犯罪現(xiàn)場,調查被害人行蹤等; (2)到達現(xiàn)場等候被害人的到來; (3)勾結、集結共同犯罪人,進行犯罪預謀。 (4)準備用以接近犯罪對象的工具的,如準備翻墻用的梯子。
2020.02.12 134 -
預備犯罪的行為是什么我國對于預備犯罪行為有著明確的定義,即行為人為了進行犯罪活動而著手準備相關的工具,為犯罪創(chuàng)造了相應條件的行為。預備犯罪的主要構成要件首先得行為人主觀是有犯罪的意圖的,其次是該行為人已經實際的為了犯罪而做了準備,創(chuàng)造了條件。根據我國法律規(guī)定,
2022.04.12 667 -
什么是犯罪預備行為犯罪預備行為,是指為了犯罪準備工具或者制造條件的行為。犯罪預備亦稱預備犯。是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犯罪預備中介于犯罪決意與著手實行犯罪之間的一個階段。行為人在此階段上,主觀方面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即明知其預備行為是為侵害某種客體制
2020.08.01 164
-
預備犯為什么成立犯罪
犯罪預備,是指為了實施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但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著手實行犯罪的形態(tài),所以還是要處罰。
2022-05-29 15,340 -
預備行為構成犯罪嗎
1、犯罪預備,是指為了實施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但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著手實行犯罪的形態(tài)。 2、犯罪預備行為雖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體,但已經使犯罪客體面臨即將實現(xiàn)的現(xiàn)實危險,因而同樣具有社
2022-05-20 15,340 -
預備犯罪的行為是什么
“準備用以殺傷被害人或排除被害人反抗的器械物品的,如購買匕首、尋找棍棒、繩索等;準備用以排除犯罪障礙的器械物品的,如準備斧頭砸門等;準備用以到達或逃離現(xiàn)場的交通工具的;準備用以接近犯罪對象的工具的,如
2020-12-23 15,340 -
犯罪預備行為有什么
犯罪預備亦稱預備犯。是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故意犯罪中介于犯罪決意與著手實行犯罪之間的一個階段。行為人在此階段上,主觀方面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我國刑法第22條第2款規(guī)定對于預備犯應當追究刑事
2022-05-27 15,340
-
01:10
什么是刑事犯罪行為刑事犯罪行為指的是,觸犯刑法,并且要受到刑事處罰的行為。犯罪必須符合我國《刑法》關于犯罪的規(guī)定,必須具備以下特征:一、犯罪是危害社會的行為。行為對社會的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質的特征。二、犯罪是觸犯刑律的行為。也就是說危害社會的行為必須同時是觸
3,169 2022.04.15 -
01:17
婚內強奸行為構成犯罪嗎婚內強奸行為有可能構成犯罪。 婚內強奸,是指在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亦有特指在婚姻狀況處于非正常的情況下,如分居、提起離婚訴訟等期間,丈夫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違背妻子意志,強行與妻子發(fā)生性關系的行為?!盎閮葟娂椤睂儆诩彝ケ┝Φ囊环N,即性暴
888 2022.04.25 -
00:54
不作為犯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有關規(guī)定,不作為是指行為人負有實施某種行為的特定的法律義務,能夠履行而沒有履行的一種危害行為,應該具備危害行為的三個基本特征。因此,成立不作為犯罪在客觀上應當具備以下三個條件,分別是: 1、不作為的行為人負有作為
4,164 2022.0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