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多少錢,報警能報嗎?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撿到錢的人拒不歸還的,就涉嫌侵占罪。司法解釋標準1萬,部分地方立案標準5千。公民到公安局報案需要以下程序: 1、報案,一般應按“屬地原則”以書面或口頭向案件發(fā)生地的公安機關提出; 2、口頭報案應當接受民警的詢問,并制成筆錄; 3、報案應如實反映情況和線索,不得夸大事實或誣告,誣告應負相應的法律責任。 《刑法》第二百七十條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shù)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shù)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shù)額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規(guī)定處罰。本條罪,告訴的才處理。
《刑法》第266條,詐騙公私財物,數(shù)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shù)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shù)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chǎn)。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規(guī)定。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
欠錢多少能報警
報警對于欠款的數(shù)額沒有限制,如果權利人認為借款人的欠錢行為可能涉嫌犯罪的可以直接報警,或者對方欠錢不還的,出借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保護其合法權利。
2020.06.25 299 -
丟錢報警多少可以立案
丟多少錢可以報警立案并沒有規(guī)定,但對于報警的盜竊案件,無論盜竊財物數(shù)額多少,均應受理、登記并認真查處。其中達到當?shù)匾?guī)定的盜竊犯罪數(shù)額標準的,立為刑事案件; 撬門破窗人室盜竊的,扒竊的,使用刀刃等工具或者攜帶兇器盜竊的,無論盜竊財物數(shù)額多少,
2020.11.11 609 -
丟多少錢可以報警立案
一般丟錢5000元以上可以報警立案,具體情況應當結合當?shù)氐南嚓P規(guī)定來進行界定,具體如下: 1、盜竊財物,其中達到當?shù)匾?guī)定的盜竊犯罪數(shù)額標準的,立為刑事案件; 2、撬門破窗人室盜竊的,扒竊的,使用刀刃等工具或者攜帶兇器盜竊的,無論盜竊財物數(shù)額
2022.07.02 3,001
-
丟東西報警多少錢
沒有具體的數(shù)量規(guī)定。如果損失的金額較大,可以選擇報警立案。《公安部關于修改盜竊案件立案統(tǒng)計辦法的通知》規(guī)定了立案標準:公安機關收到報警的盜竊案件,無論盜竊財物數(shù)額如何,都應當受理、登記、認真查處。其中
2021-12-04 15,340 -
丟多少錢可以報警
這個沒有具體數(shù)量規(guī)定,若丟失的錢財數(shù)額較大,可以選擇報警立案。公民到公安局報案需要以下程序。 1、報案,一般應按“屬地原則”以書面或口頭向案件發(fā)生地的公安機關提出; 2、口頭報案應當接受民警的詢問,并
2022-03-31 15,340 -
丟多少錢報警可以出警
撿到錢的人拒不歸還的,就涉嫌侵占罪。司法解釋標準1萬,部分地方立案標準5千。 公民到公安局報案需要以下程序: 1、報案,一般應按“屬地原則”以書面或口頭向案件發(fā)生地的公安機關提出; 2、口頭報案應當接
2022-05-17 15,340 -
騙多少錢能報警
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1996年12月16日)的有關詐騙罪多少金額立案規(guī)定:個人詐騙公私財物2千元以上的,屬于“數(shù)額較大”;個人詐騙公私財物3萬元以上的,屬
2022-08-13 15,340
-
01:19
詐騙報警多少錢立案根據(jù)2011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發(fā)布實施的《關于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詐騙他人財物價值3000元至10000元以上的,應認定為詐騙公私財物數(shù)額較大,達到這一標準的,報警后公安機關即應當立案。各省、自治區(qū)、直
951 2022.04.17 -
00:55
朋友借錢不還能報警嗎朋友欠錢不還可以報警,但是這屬于民事糾紛的范疇,報警對解決問題意義不大。因為對于民事糾紛警方不會立案,只會采取調解的方式解決,所以對于欠款糾紛最好采用訴訟的方式解決更為有效。當事人可以通過協(xié)商、訴訟、仲裁、調解來解決。欠款不還,不屬于警察管
3,454 2022.04.17 -
00:54
衣服丟了可以報警嗎衣服丟了可以報警。因為盜竊案件無論是刑事案件還是治安案件,均由公安機關管轄,只要在法定追訴期限內均可報警。由公安機關審查確定案件性質,并依法查處。根據(jù)相關法律規(guī)定可知,任何單位和個人發(fā)現(xiàn)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利也有義務向公安機關、人
9,104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