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審程序的審理范圍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二審程序的審理范圍具體如下:二審法院對上訴案件的審理范圍體現(xiàn)了第二審法院的職能。我國現(xiàn)行民事訴訟法第151條規(guī)定,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對上訴請求的有關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審查。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的有關司法解釋,第二審案件的審理應當圍繞當事人上訴請求的范圍進行,當事人沒有提出請求的,不予審查。但判決違反法律禁止性規(guī)定,侵害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利益的除外。被上訴人在答辯中要求變更或者補充第一審判決內容的,第二審人民法院可以不予審查??梢?,在我國,第一審法院的審理范圍是當事人的上訴請求。換言之,我國第二審法院對上訴案件的審理,屬于對案件的續(xù)審,即第二審審理中所要解決的是一審已經審理但仍存在爭議的問題。第二審法院審理的內容是與上訴請求有關的事實和法律問題。從職能上界定,我國第二審法院進行的審理既是事實審,又是法律審。但審理的事實和法律問題,是圍繞著當事人的上訴請求進行的,即只審理與上訴請求有關的事實和法律問題。如果上訴人請求改變或撤銷判決的全部,則二審法院就應對一審判決中認定的全部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審查;如果上訴人只請求改變或撤銷判決的一部分,則二審法院只圍繞上訴請求的部分事實認定和適用法律進行審查即可。上訴請求的有關事實和適用法律,既上訴人提出的事實和法律問題,也包括上訴人未提出的但與上訴請求有關的其他事實和法律問題。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1被告人、自訴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2被告人的辯護人和近親屬,不服一審判決,經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訴;3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中的附帶民事訴訟部分不服的,提出上訴;4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認為本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的時候,應當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5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的,自收到判決書后五日以內,有權請求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
-
二審一審兩審的審理范圍有哪些二審審理范圍是對上訴請求的審理。第二審程序又稱上訴審程序,是指由于民事訴訟的當事人不服第一審法院未生效的第一審裁判而在法定期間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而引起的訴訟程序,是第二審級的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所適用的程序。
2020.12.28 865 -
普通程序獨任審判的范圍普通程序不適用獨任審判。獨任審判,即由審判員1人對案件進行審判并作出判決的審判形式。只有簡單的民事案件、輕微的刑事案件和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案件,可以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判。
2020.01.30 627 -
-
第二審程序的審理范圍為:
二審程序的審理范圍具體如下:二審法院對上訴案件的審理范圍體現(xiàn)了二審法院的作用。我國現(xiàn)行民事訴訟法第十五十一條規(guī)定,二審人民法院應對上訴請求的相關事實和適用法進行審查。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相關司法解釋,二審
2021-10-27 15,340 -
二審的審理范圍是什么?
1、民事訴訟中: (1)第二審的審理應當圍繞當事人上訴請求的有關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審查,當事人沒有提出請求的,不予審查; (2)第一審判決違反法律禁止性規(guī)定、侵害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利益的,第二審的審
2021-10-01 15,340 -
二審程序與審理程序:
1、立案當事人不服一審法院的判決和裁定,在法定期限內向一審法院或上級人民法院上訴的二審法院審查一審法院轉移的上訴資料和文件,滿足條件,立案。證據(jù)更換;上訴的裁定或判決,又通知庭審后直接判決。2、開庭(
2021-10-27 15,340 -
再審的審理范圍
人民法院應當在具體的再審請求范圍內或在抗訴支持當事人請求的范圍內審理再審案件。當事人超出原審范圍增加、變更訴訟請求的,不屬于再審審理范圍。但涉及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當事人在原審訴訟中已經依法要
2022-02-15 15,340
-
01:04
一審二審重審再審流程圖民事訴訟法關于一審二審再審的規(guī)定如下: 1、一審審限一般6個月; 2、人民法院審理二審民事案件一律適用普通程序,針對判決的上訴案件,審限為3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針對裁定的上訴案件,審限為30天,不能延長; 3、再審案
5,503 2022.04.17 -
00:58
申請取保候審的程序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關于取保候審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的相關規(guī)定可知,取保候審需要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本人,或者是當事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辯護人,向辦案機關提出適用取保候審的申請。經縣級以上的有關機關批準后,
1,089 2022.04.17 -
00:55
解除取保候審的程序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guī)定可知,解除取保候審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被取保候審人或者委托人在取保候審期限屆滿之時,由公安機關相關人員及時通知被取保候審人。另一種方式是被取保候審人向公安機關,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提出解除取保候審申請。
1,194 2022.0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