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合同可以轉讓債權嗎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借款合同可以轉讓債權。根據(jù)《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五條的規(guī)定,債權人可以將債權的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據(jù)債權性質不得轉讓; (二)按照當事人約定不得轉讓; (三)依照法律規(guī)定不得轉讓。當事人約定非金錢債權不得轉讓的,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當事人約定金錢債權不得轉讓的,不得對抗第三人。第五百四十六條規(guī)定,債權人轉讓債權,未通知債務人的,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fā)生效力。債權轉讓的通知不得撤銷,但是經(jīng)受讓人同意的除外。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四十六條債權人轉讓債權,未通知債務人的,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fā)生效力。 債權轉讓的通知不得撤銷,但是經(jīng)受讓人同意的除外。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五條債權人可以將債權的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據(jù)債權性質不得轉讓; (二)按照當事人約定不得轉讓; (三)依照法律規(guī)定不得轉讓。 當事人約定非金錢債權不得轉讓的,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當事人約定金錢債權不得轉讓的,不得對抗第三人。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
個人借款債權可以轉讓嗎個人借款債權可以轉讓,但在債權轉讓后應當通知債務人。通知的履行主體是債權人,受讓人并沒有義務履行通知義務,但是,債權人是否履行通知義務卻直接關系到受讓債權能否對債務人發(fā)生效力。
2021.01.12 217 -
無貸款合同可以轉讓債權嗎無貸款合同可以轉讓債權,但必須征得債務人同意。債權人轉讓債權的,應當與債務人簽訂轉讓協(xié)議,雙方簽訂債權轉讓協(xié)議。有擔保人擔保的,必須征得擔保人同意。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guī)定,債權人轉讓債權,未通知債務人的,轉讓對債務人無效。債權轉讓
2022.04.13 475 -
借款債權轉讓(一)轉讓的債權必須是有效存在的,債權的內容不會因為債權轉讓而改變。債權轉讓的前提是存在有效地債權。被轉讓的債權具有可讓與性, (二)債權轉讓人與債權受讓人應就債權轉讓達成協(xié)議,而且協(xié)議內容不得與法律的規(guī)定相違背。
2021.03.12 431
-
無借款合同可以債權轉讓嗎
無借款合同可以債權轉讓,但要征得債務人的同意。債權人轉讓債權的,應當與債務人簽下轉讓協(xié)議,雙方簽字才可以債權轉讓可以,有保證人保證的,還得征得保證人的同意。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四十六條規(guī)
2022-05-12 15,340 -
借款合同權利可以轉讓嗎
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債權人可以將借款合同的權利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1)根據(jù)合同性質不得轉讓; (2)按照當事人約定不得轉讓; (3)依照法律規(guī)定不得轉讓。 同時,債權人轉讓
2022-05-10 15,340 -
合同債權可以不轉讓嗎?
合同債權可以轉讓,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根據(jù)債權性質不得轉讓;(二)根據(jù)當事人的約定不得轉讓;(三)依法不得轉讓。當事人約定非金錢債權不得轉讓的,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當事人約定不轉讓金錢債權的
2021-11-07 15,340 -
借款合同債權轉讓是怎樣的
關于借款合同債權轉讓,解答如下: 1、債權轉讓的概念:是指在不改變合同內容的合同轉讓,債權人通過債權轉讓第三人訂立合同將債權的全部或部分轉移于第三人。 2、債權轉讓過程中主體間的關系及稱呼的變化:債權
2022-05-04 15,340
-
01:08
借款債權可以轉讓嗎借款債權一般情況下可以轉讓。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相關規(guī)定可知,債權人可以將債權的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但是依債權的性質不得轉讓,或者債權人與債務人約定不得轉讓的除外。轉讓債權需要通知債務人才會對債務人發(fā)生效力。在債權轉讓后,如
1,282 2022.04.15 -
01:23
股權轉讓可以轉讓債權債務嗎股權轉讓可以轉讓債權債務。股權轉讓是公司的股東依法將自己的股東權益轉讓給他人,使他人取得股權的民事法律行為。一般來說,股權的轉讓是通過轉讓的交易雙方達成的協(xié)議來進行,因此會約定債權債務轉讓的情況,一般的債權債務是可以進行轉讓的。當然,有些責
1,615 2022.04.17 -
01:19
債權有爭議可以轉讓嗎債權存在爭議,債權人也可以轉讓債權,但是如果債權被宣告無效的話,這一項轉讓行為就不能夠對債務人發(fā)生法律效力。只有合法有效的債權,才能夠發(fā)生相應的法律效力。另外需要注意,即使債權轉讓無法對債務人發(fā)生效力,也不意味著受讓人就不能夠向轉讓人主張相
1,772 2022.05.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