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精神損害賠償數(shù)額確定的范圍及精神損害賠償?shù)?/h1>
2022-04-07 14:56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精神損害賠償數(shù)額確定的考慮因素 1、侵害人的過錯程度。侵害人的過錯程度是指侵害人進行侵權時的心理狀態(tài)。一般可以分為故意和過失,在故意的侵權的精神損害賠償中對于受害人造成的傷害一般要比過失情況下大得多。同時考慮到侵權人的主觀惡性,一般故意違法行為所承擔的責任要比過失違法行為承擔的法律責任要重。行為人在故意侵害他人權利的時候一般會想方設法、絞盡腦汁、不擇手段,其主觀的惡性較大,因此承擔的責任要重一些。 2、侵害人的獲利情況。精神損害賠償是對受害人的一種精神撫慰以及精神損失的補償,同時也是對侵害人的一種懲罰,只有這樣才可以能夠達法的預防犯罪的目的。試想如果一個人以杜撰名人的隱私出版而賺錢,那么必然會侵害受害人的名譽和隱私,對于這樣的侵權行為如果僅僅是要求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而沒有針對其所獲得的巨大收入一情節(jié)判處巨額的賠償,那么賠償就失去了懲罰的意義,侵權方也得不到應有的懲罰,必然會有更多的人從事這樣的事情以取得暴利。 3、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精神損害賠償既是對受害人的一種精神撫慰和心理上補償也是對于侵權人的教育和懲罰,為了實現(xiàn)這樣的目的,在司法實踐中必須找到二者的平衡點掌握一個度,才可以實現(xiàn)。對于處于社會弱勢的群體在發(fā)生這種行為是應該以較弱的處罰就可以達到目的,而對于社會中的強勢群體則應該處以較重的處罰。原因很簡單,只有對于強勢群體處以較重的處罰才可以真正達到精神損害賠償?shù)哪康摹?4、受害人精神受損害的程度和后果。侵權行為對于受害人造成的后果是精神損害賠償數(shù)額確定的一個重要的因素。當然這樣的后果并不是一定要造成受害人精神受損或者自殺才算,只要達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可以了。當然,在司法實踐中,對精神損害的大小,同樣的侵權行為對于不同的人所造成的精神損失大小是不一樣的。比如對于一個名人的名譽權的侵犯要比對于普通人名譽權侵犯所造成不良影響范圍上和程度上都要大很多。因此,對于此可以給予較重的懲罰,這樣不僅盡可能的發(fā)揮其社會效用,同時可以要求人們以此為鑒,起到對于違法行為的預防作用。
對內(nèi)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1、侵權人的過錯程度; 2、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jié); 3、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 4、侵權人的獲利情況; 5、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jīng)濟能力; 6、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精神損害賠償金額須綜合相關因素確定: 1、侵權人的過錯程度; 2、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jié); 3、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 4、侵權人的獲利情況; 5、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jīng)濟能力; 6、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
精神損害損害賠償?shù)姆秶秶趺创_定精神損害賠償?shù)姆秶?1、公民去世后,使死者近親屬遭受精神痛苦的,死者的近親屬也可以依法請求賠償精神損害。 2、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侵害他人隱私或其他人格權利的,受害人有權依法請求賠償精神損害。 3、公民的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受到侵
2021.03.09 207 -
精神損害賠償?shù)姆秶?/a>
1、侵害他人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人身自由權等人格權,給他人造成精神損害的; 2、侵犯監(jiān)護身份權非法使被監(jiān)護人脫離監(jiān)護,給監(jiān)護人造成精神損害的; 3、侵害死者人格權或非法利用、侵害遺體、遺骨給死者近親屬造成
2021.03.13 269
精神損害的賠償范圍為: 1、侵害他人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人身自由權等人格權,給他人造成精神損害的; 2、侵犯監(jiān)護身份權非法使被監(jiān)護人脫離監(jiān)護,給監(jiān)護人造成精神損害的; 3、滅失或毀損他人具有人格象征意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