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合同違約損害的合理預見原則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我國《合同法》第113條規(guī)定:賠償損失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從該條規(guī)定來看,《合同法》采取了合理預見原則。所謂合理預見原則,又稱之謂可預見性規(guī)定,主要包括如下內(nèi)容: (1)預見的主體為違約方; (2)預見的時間為合同訂立之時; (3)預見的內(nèi)容為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財產(chǎn)損失的范圍; (4)判斷違約方能否預見的標準采用主觀和客觀相結(jié)合的標準,即通常與同類型的社會一般人的預見能力為標準。
對內(nèi)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合理預見原則是指賠償損失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合理預見原則是確定損害賠償范圍的原則之一,違約損害賠償?shù)姆秶鷳赃`約方在訂立合同時預見或者應當預見到的損失為限。
違約損害賠償?shù)目深A見規(guī)則是:因為一方當事人的違約給另一方當事人造成損失的,違約方只需就締約時預見到或應當預見到的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負責賠償,超出預見范圍的損失違約方可以不賠償。
-
什么是合理預見原則該原則又叫可預見性歸責,是指在合同中,違約一方要承擔賠償責任,但是賠償數(shù)額的范圍不可以大于訂立合同時,違約一方能夠預見到或應當預見到的損失。該原則預見的主體是合同違約的一方,預見的時間是合同訂立的時候,判斷違約一方是否能夠預見是采用主觀和客
2022.04.12 449 -
什么是合理預見原則?合理預見原則又叫可預見性規(guī)定,是指賠償損失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主要包括以下內(nèi)容: ①預見的主體是違約方; ②預見的時間是合同訂立時; ③預見的內(nèi)容是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財產(chǎn)損失的范圍;
2021.01.26 252 -
合理預見原則指什么關(guān)于合理預見原則的含義問題,依據(jù)合同法相關(guān)規(guī)定,合“合理預見原則”指的是可預見性規(guī)則,是指違約方承擔賠償責任,不得超過其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目的是對違約損失賠償進行限制,平衡合同雙方的風險承擔,促進市場
2022.04.12 439
-
如何理解違約賠償中的合理預見原則?
合理預見原則是確定損害賠償范圍的原則之一,其是指違約損害賠償?shù)姆秶鷳赃`約方在訂立合同時預見或者應當預見到的損失為限。合理預見原則的主要理論依據(jù)即意思自治原則。當事人只能承受訂立合同的意思范圍的約束,
2022-11-01 15,340 -
違約賠償中的合理預見原則
合理預見原則是確定損害賠償范圍的原則之一,其是指違約損害賠償?shù)姆秶鷳赃`約方在訂立合同時預見或者應當預見到的損失為限。合理預見原則的主要理論依據(jù)即意思自治原則。當事人只能承受訂立合同的意思范圍的約束,
2022-11-01 15,340 -
合同違約損害賠償?shù)囊?guī)定是什么?合理預見原則的主要理論依據(jù)是什么
合理預見原則是確定損害賠償范圍的原則之一,其是指違約損害賠償?shù)姆秶鷳赃`約方在訂立合同時預見或者應當預見到的損失為限。合理預見原則的主要理論依據(jù)即意思自治原則。當事人只能承受訂立合同的意思范圍的約束,
2022-02-15 15,340 -
合同違約損害賠償?shù)馁r償原則
減輕損害原則,也稱之為采取適當措施避免損失擴大原則,是指在一方違約并造成損害以后,受害人必須采取合理措施以防止損害的擴大,否則,受害人應對擴大部分的損害負責,違約方此時也有權(quán)請求從損害賠償金額中扣除本
2022-11-01 15,340
-
01:10
違約合同如何處理合同違約的處理辦法為: 1、繼續(xù)履行。即雙方當事人簽訂合同后,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合同,構(gòu)成違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要求對方承擔繼續(xù)履行合同債務的違約責任; 2、采取補救措施。雙方當事人鑒定合同后,一方有違約行為,而合同中約定不明確無法判定違
3,375 2022.04.15 -
00:59
合同違約該如何處理合同違約的,可以追究對方的違約責任。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相關(guān)規(guī)定可知,違約責任的具體承擔方式,要看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的約定。如果合同中約定了一方違約的時候,需要支付一定數(shù)額的違約金的,則違約方按照合同約定,向守約方支付違約金。如果
1,013 2022.04.17 -
01:03
買方違約解除購房合同如何處理買方違約、單方面解除購房合同,賣方可以要求買方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具體來說,這主要依據(jù)了我國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條的規(guī)定。根據(jù)第五百六十六條,如果房屋買賣合同是因為一方當事人出現(xiàn)了違約行為而解除的話,享有解除權(quán)利的當事人,就可以要求對方承擔相
1,480 2022.05.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