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5萬定金, 對方違約了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首先,應當注意區(qū)分,您的5萬元是“定金”還是“訂金”?!岸ń稹本哂?a target="_blank" href="http://dilbar.cn/zhishi/minfadian/diyadanbao_djfz/">定金罰則作用,如有違約可作為違約金處理,而“訂金”無此法律效應; 其次,如果合同一方存在違約行為,另一方可選擇定金罰則或合同約定的違約責任,二者只能選擇其一,不可一并使用; 再次,如果您現(xiàn)在不想購房,能夠協(xié)商處理最好;協(xié)商不成的,對方可以選擇將定金作為違約金,也可選擇起訴到法院,要求您承擔定金罰則或合同約定的違約金; 最后,如果對方起訴到法院要求按合同總款20%承擔違約責任,您可主張該違約責任過重,要求降低。 綜上,您的情況,如果協(xié)商不成的,很可能對方直接要求不予退還定金,而非起訴到法院。
對內(nèi)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
定金交了對方違約怎么賠償
定金交了對方違約需根據(jù)以下情況進行賠償: 1、當事人約定以交付定金作為訂立主合同擔保的,給付定金的一方拒絕訂立主合同的,無權(quán)要求返還定金; 2、收受定金的一方拒絕訂立合同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一、合同對方違約的處理辦法: 1、守約方可以要
2022.07.10 4,061 -
賣房對方交了定金違約了怎么辦
賣房對方交了定金違約處理辦法如下。1、繼續(xù)履行;2、采取補救措施;3、賠償損失。違約的一方應當依法賠償受害方相應違約責任;4、定金責任。受害方可以依法要求返還雙倍定金;5、違約金責任。違約一方必須賠償相應違約金。應當承擔繼續(xù)履行、采取補救措
2022.04.17 1,109 -
交了定金對方違約要怎么處理
付了定金對方違約的處理方式如下: 1、要求對方繼續(xù)履行合同; 2、如果對方不履行,可以要求按照定金的雙倍進行賠償,必要時可以運用法律手段。 合同糾紛解決方式如下: 1、和解,指當事人因合同發(fā)生糾紛時可以再行協(xié)商,在尊重雙方利益的基礎(chǔ)上,就爭
2022.06.08 1,306
-
定金5萬!違約金6萬!
1、如果僅是履行至定金支付過程,且未給對方損失的情況下,一般以承擔定金被沒收的法律責任。2、在未造成對方巨額事實的情況下,對于約定20萬違約金,屬于約定過高,可以拒絕支付。3、建議及時協(xié)商處理,若無果
2022-08-07 15,340 -
定金5萬違約賠多少
定金5萬違約賠多少首先要看雙方簽訂的合同有無約定。如果有約定,按約定處理,無約定的,如果是給付定金的一方違約,5萬定金不退,作為對對方的賠償;如果是收取定金的一方違約的,要給另一方10萬,也就是定金的
2022-06-07 15,340 -
交了定金對方違約了怎么辦?
訂金,如果你們沒有特別約定則可以退,如果另有約定,則按照約定執(zhí)行。訂金不是一個規(guī)范的法律概念,目前法律上沒有明確規(guī)定,它具有預付款的性質(zhì),是當事人的一種支付手段,并不具備擔保性質(zhì)。買賣交易中,如買家不
2022-07-09 15,340 -
買房交5萬定金后悔了中介給多少違約金
定金以支付為準,一般是一次性支付,既然你只支付5萬元定金,則定金為5萬元,如果你選擇違約,在合同沒有特別約定的情況下,該5萬元定金一般無法索回,除非對方存在違約瑕疵。關(guān)于中介所謂傭金違約金,一般沒有依
2022-02-01 15,340
-
00:55
定金交了對方違約怎么辦定金交了之后,對方違約的話,交付定金的一方,就可以主張對方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具體來說,根據(jù)我國民法典第587條的規(guī)定,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或者履行債務的行為并不符合合同的約定,應當按照規(guī)定雙倍返還定金。因此,定金交了之后,對方
4,683 2022.04.15 -
01:11
買房付了定金對方違約怎么辦定金是具有擔保性質(zhì)的,不僅僅可以約束支付定金的一方,也可以約束收取定金的一方,當支付定金的一方出現(xiàn)違約行為的時候,定金不予退還;當收取定金的一方出現(xiàn)違約行為時,應當向購房者雙倍返還定金。在房地產(chǎn)交易之中,比如說房屋的出售方覺得房屋的價格又上
5,063 2022.10.23 -
00:56
交定金賣方違約怎么辦在進行大宗商品交易的時候,往往出售方會要求購買方支付一定金額的定金作為交易的擔保。定金具有擔保的性質(zhì),買賣雙方都不能夠?qū)灰追椿?。如果有一方反悔的話,那么就要按照定金罰則來處理。買方支付定金之后,如果賣方拒絕履行交易的,那么屬于賣方違約,賣
3,457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