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拆遷公開信息范本有哪些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申請拆遷信息公開的內(nèi)容應寫明申請人姓名或者名稱、身份證明、聯(lián)系方式;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的名稱、文號或者便于行政機關查詢的其他特征性描述;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的形式要求,包括獲取信息的方式、途徑。
《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二十七條 除行政機關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向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對外以自己名義履行行政管理職能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部門申請獲取相關政府信息。 第二十九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申請獲取政府信息的,應當向行政機關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構提出,并采用包括信件、數(shù)據(jù)電文在內(nèi)的書面形式;采用書面形式確有困難的,申請人可以口頭提出,由受理該申請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構代為填寫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對內(nèi)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申請信息公開,需要提交書面的信息公開申請書。申請書應當寫明申請人的姓名、通信地址、聯(lián)系方式等信息;對擬申請的信息的描述;對公開信息的形式要求;獲取信息的途徑等內(nèi)容。
在征地拆遷活動當中,政府應當依法主動公開的信息,包括以下幾項: 一、征地批文,具體包括: 1、由國務院或省級政府依法批準用地的批復性文件。 2、地方政府轉發(fā)國務院批準用地的文件。 二、征地告知書,包括:征地告知書,以及履行征地報批前程序的相關證明材料。 三、一書四方案,包括: 1、市、縣政府,用地報批時擬定的“一書、四方案”,包括:建設用地項目呈報說明書、農(nóng)用地轉用方案、補充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供地方案。 2、城市建設用地,為“一書、三方案”,即:建設用地項目呈報說明書、農(nóng)用地轉用方案、補充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 四、征地公告,包括:征地獲批后實施的征地公告、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等有關材料。如果被拆遷人在征收時未能見到上述公告內(nèi)容,均有權向政府依法申請信息公開,要求征地機關向其公開征地相關信息。
-
申請拆遷信息公開的內(nèi)容如何書寫申請拆遷信息公開的內(nèi)容應寫明申請人姓名或者名稱、身份證明、聯(lián)系方式;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的名稱、文號或者便于行政機關查詢的其他特征性描述;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的形式要求,包括獲取信息的方式、途徑。
2020.02.25 184 -
到底申請信息公開有哪些內(nèi)容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應當包括下列內(nèi)容: 1、申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聯(lián)系方式; 2、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的內(nèi)容描述; 3、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的形式要求。在涉及其他行政訴訟時,當事人一般要求行政機關進行書面答復。
2020.03.25 176 -
政府信息公開范圍有哪些政府信息公開的范圍: (一)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切身利益的; (二)需要社會公眾廣泛知曉或者參與的; (三)反映本行政機關機構設置、職能、辦事程序等情況的; (四)其他依照法律、法規(guī)和國家有關規(guī)定應當主動公開的。
2020.10.06 624
-
怎么申請拆遷許可信息公開
答: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行政機關申請獲取政府信息的,應當采用書面形式(包括數(shù)據(jù)電文形式);用書面形式確有困難的,申請人可以口頭提出,由受理該申請的行政機關代為填寫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政府信息公開申
2022-03-12 15,340 -
申請拆遷公示信息公開資料怎么寫
申請拆遷信息公開的內(nèi)容應寫明申請人姓名或者名稱、身份證明、聯(lián)系方式;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的名稱、文號或者便于行政機關查詢的其他特征性描述;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的形式要求,包括獲取信息的方式、途徑。
2022-06-08 15,340 -
申請拆遷信息公開的內(nèi)容如何書寫
申請拆遷信息公開的內(nèi)容應寫明申請人姓名或者名稱、身份證明、聯(lián)系方式;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的名稱、文號或者便于行政機關查詢的其他特征性描述;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的形式要求,包括獲取信息的方式、途徑。
2022-06-06 15,340 -
三、拆遷時政府需公開哪些信息
在征地拆遷活動中,政府應依法自愿公開的信息包括以下項目:1、征地認可文件具體包括:1、國務院或省級政府依法認可用地認可文件。2、地方政府轉發(fā)國務院批準用地文件。二.征集通知書包括征集通知書和征集批準前
2021-10-20 15,340
-
01:17
申請公租房需要哪些資料公租房所需的申請材料大致如下: 1、本人手寫申請書; 2、申請人和共同申請人的身份證、申請人和共同申請人的戶口本; 3、婚姻證明:包括:已婚人士的結婚證原件及復印件、單身、喪偶,需民政局婚姻登記機構開具單身證明、離異人員:離婚協(xié)議書,法院判
17,052 2022.0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