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力因素合同怎么約定,法律上該如何規(guī)定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不可抗力因素合同可以約定為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義務的,不承擔民事責任。當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條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義務的,不承擔民事責任。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 不可抗力是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第五百九十條 當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但是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以減輕可能給對方造成的損失,并應當在合理期限內提供證明。 當事人遲延履行后發(fā)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違約責任。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不可抗力因素合同可以約定為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義務的,不承擔民事責任。當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
不可抗力因素具體包括以下幾種情況: 1、自然災害屬于不可抗力。比如:地震、臺風、洪水、冰雹、蝗災、風暴等; 2、政府行為屬于不可抗力。比如:征收、征用等; 3、社會異常事件屬于不可抗力。比如:罷工、騷亂等社會異常的、突發(fā)的事件。值得注意的是,經濟危機不屬于不可抗力因素。
-
合同約定不可抗力因素包含哪些合同約定不可抗力因素包含社會異常事件,如罷工、騷亂;政府行為,如征收、征收等;自然災害、如臺風、洪水、冰雹等。不可抗力主要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2021.03.18 234 -
合同法規(guī)定的不可抗力因素有哪些第一,自然災害。我國法律認為自然災害是典型的不可抗力。盡管隨著科技進步,人類已經不斷的提高了對自然災害的預見能力,但是自然災害仍頻繁發(fā)生并影響人們的生產和生活,阻礙合同的履行。所以,我國法律將自然災害作為不可抗力是合理的。因自然災害導致合同
2021.04.06 338 -
不可抗力因素是怎么規(guī)定的不可抗力因素包括白領地震、水災、火災、暴風雪等自然災害和國家法律法規(guī)、政策的調整。但是不可抗力實際上是可以約定的,有時候,雙方會將罷工等事件也約定為不可抗力因素。所謂不可抗力,是指合同簽訂時無法預見、無法避免、無法克服的客觀情況。構成不可抗
2022.06.17 1,096
-
不可抗力因素合同上怎么寫,有沒有法律規(guī)定
不可抗力因素合同上應當寫明不可抗力的具體情形;出具的證明文件及證明機構;不可抗力事件的法律后果等。根據相關法律規(guī)定,不可抗力是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2023-06-15 15,340 -
不可抗力因素的法律規(guī)定
1,不可抗力,指合同簽訂后,發(fā)生了合同當事人無法預見、無法避免、無法控制、無法克服的意外事件(如戰(zhàn)爭、車禍等)或自然災害(如地震、火災、水災等),以致合同當事人不能依約履行職責或不能如期履行職責,發(fā)生
2022-01-22 15,340 -
不可抗力因素如何認定
不可抗力的認定包括: 1.主觀要件,即不可抗力的發(fā)生是當事人無法預見和不可能預見的。也就是說當事人在簽訂合同時,無法知道事件要在何時、何地發(fā)生,也無法預先知道發(fā)生的情況如何。如果能事先預料、預測、預報
2023-04-12 15,340 -
不可抗力因素的合同應該如何寫
合同不可抗拒因素的書寫方法:應由當事人在合同中寫明不可抗力的具體情形,例如地震、洪水、海嘯等自然災害的發(fā)生等情形;以及寫明發(fā)生不可抗力各當事人的責任和責任免除以及相應的通知對方的義務。
2022-11-03 15,340
-
01:28
合同上的不可抗力因素有哪些不可抗力因素具體包括以下幾種情況: 1、自然災害屬于不可抗力。比如:地震、臺風、洪水、冰雹、蝗災、風暴等; 2、政府行為屬于不可抗力。比如:征收、征用等; 3、社會異常事件屬于不可抗力。比如:罷工、騷亂等社會異常的、突發(fā)的事件。 值得注意的
7,844 2022.04.15 -
00:57
合同違約責任條款應該如何約定合同中的違約責任條款,應當包含以下內容:1、違約行為的具體判斷方式,這需要結合合同的具體內容來進行確認。比如,雙方訂立的是租賃合同。雙方就可以約定,如果一方不及時繳納租金或者一方不及時交付房屋的,就屬于違約的行為;2、違約責任的具體形式,以
1,214 2022.04.17 -
01:38
合同違約金的法律規(guī)定有哪些合同違約金的法律規(guī)定有哪些 關于合同違約金的最新法律規(guī)定,就是我國在2020年頒布的民法典。但是在民法典正式生效之前,合同法仍然有效,因此我國合同法也是合同違約金的有效法律依據之一。根據合同法以及民法典的相關規(guī)定,合同違約金就是指,合同雙方
1,790 2022.0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