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變更合同的合同類型包括哪些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1,由合同性質和內容決定當事人一方可變更合同。有的合同是為當事人一方的利益而設立的也有一些合同的某些條款是專為當事人一方利益約定的。由于在一般情況下,當事人可以放棄自己應得的利益,因此,對于這些合同,如果當事人一方在訂立合同后根據(jù)客觀情況的變化,不再需要合同為其帶來利益,則可以變更合同。 2,當事人雙方經(jīng)協(xié)商同意,并且不因此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當事人雙方在進行協(xié)商時,意思表示必須是明確的,而不能是模糊的,否則,當事人對合同變更的內容約定不明確的,推定為未變更。 3,由于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的全部義務不能履行。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或者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發(fā)生不可抗力,造成合同不能履行或者不能完全履行時,允許當事人變更合同,使合同的履行成為可能。不可抗力必須達到使合同無法履行的程度,才能作為變更合同的理由。如發(fā)生不可抗力后,經(jīng)義務人的努力,合同仍可履行,則不能作為合同變更的理由。在有些情況下,變更合同需要經(jīng)過特殊程序。如民法典規(guī)定,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變更合同應當辦理批準、登記手續(xù)的,依照其規(guī)定。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可變更可撤銷合同包括以下類型:1、在重大誤解的情況下簽訂的合同;2、合同內容有失公平;3、存在欺詐的合同;4、一方被脅迫、強迫簽訂的合同;5、在一方存在危險、經(jīng)濟困難等情況時簽訂的合同;6、效力未定的合同。
主合同主體的變更合同的主體又稱為合同當事人,包括債權人與債務人,因此主合同主體的變更就包括債權人的變更,債務人的變更與債權人、債務人同時變更。
-
可變更合同包括哪些種類
可變更合同的種類包括: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顯失公平的合同,一方以欺詐手段訂立或者受第三人欺詐訂立的合同。對于上述合同,利益受損害的當事人可以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申請撤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條規(guī)定,基于重大誤解實施的民事法
2021.01.03 154 -
合同的類型包括哪些
合同的類別包括:第一,雙務合同和單務合同。第二,有償合同和無償合同。第三,諾成合同與實踐合同。第四,要式合同與不要式合同。第五,為訂約當事人利益的合同與為第三人利益的合同等等。
2021.01.29 429 -
合同包括哪些類型
合同的類型包括:買賣合同,供用電、水、氣、熱力合同,贈與合同,借款合同,租賃合同,融資租賃合同,承攬合同,建設工程合同,運輸合同,技術合同,保管合同,倉儲合同,委托合同,行紀合同,居間合同。
2021.03.11 208
-
可變更合同的種類包括哪些?
法律規(guī)定,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顯失公平的合同,一方以欺詐手段訂立或者受第三人欺詐訂立的合同,利益受損害的當事人可以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申請撤銷。
2022-06-10 15,340 -
可變更合同的類型有哪些?
1,由合同性質和內容決定當事人一方可變更合同。有的合同是為當事人一方的利益而設立的也有一些合同的某些條款是專為當事人一方利益約定的。由于在一般情況下,當事人可以放棄自己應得的利益,因此,對于這些合同,
2023-06-17 15,340 -
合同類型包括哪些?
我國民法典分則列出了以下15種合同:,供用電、水、氣、熱力合同,贈與合同,借款合同,租賃合同,融資租賃合同,承攬合同,合同,運輸合同,技術合同,保管合同,倉儲合同,委托合同,行紀合同,居間合同。以上1
2022-09-03 15,340 -
合同類型包括哪些
我國民法典分則列出了以下15種合同:,供用電、水、氣、熱力合同,贈與合同,借款合同,租賃合同,融資租賃合同,承攬合同,合同,運輸合同,技術合同,保管合同,倉儲合同,委托合同,行紀合同,居間合同。以上1
2022-08-30 15,340
-
01:24
合同類別包括哪些合同,通常為民事主體之間訂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的一種協(xié)議。 合同的類別主要包含:狹義、廣義和最狹義三種。 1、狹義合同,主要指一切的民事合同,例如身份合同、財產(chǎn)合同、物權合同、準物權合同等; 2、廣義合同,則主要指的是所有法律部門中確
4,748 2022.04.15 -
01:15
買賣合同的類型有哪些買賣合同的類型主要分為付款合同、試用合同、房屋買賣合同、拍賣合同等等。其中房屋買賣合同指的是,出賣人將房屋交付并轉移所有權與買受人,買受人支付價款的合同。房屋買賣合同的法律特征既有買賣合同的一般特征,也有其自身固有的特征。這主要表現(xiàn)為:(1
1,455 2022.05.11 -
01:14
合同詐騙類型有哪些合同詐騙,指的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和履行合同過程中,通過捏造虛假事實、設定陷阱、隱瞞真相等手段騙取對方財產(chǎn)的行為。或者是合同一方當事人故意告訴另一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導對方當事人作出錯誤的意思表示,從而與之簽訂或者履行
879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