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訴高利貸公司:法律途徑與解決方法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一、民間借貸是受法律保護的,但高利貸不受法律保護。根據最新的民間借貸司法解釋,第二十六條規(guī)定,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借款人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這樣你就能了解高利貸的超出利息部分了。 二、高利貸是以高利息為生的人,他們通常不會直接起訴,而是采取一些極端措施。你要做的就是與對方進行持久戰(zhàn),達成書面協(xié)議,將借款和還款的事情弄清楚。主要原則是:有錢拿總會是好的。 三、如果對方緊緊不肯放松利息標準,你只能不還,以促進談判。如果對方采取暴力措施,可能會導致你個人和財產損失,你可以報警處理。然后,做出一個筆錄來確定還款的基本問題。 四、為了應對法律救濟,關鍵是要收集有利的證據,如錄音、證人證言等,這些為你糾紛處理有所幫助。不過,如果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建議直接咨詢律師,以獲得更專業(yè)的幫助。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解決法律途徑起訴中應注意:訴訟時間內起訴具有法律效力。一般債權的訴訟時效是2年。一般債權的時效是2年;確定你的客戶是公司還是個人。如是公司,公司是否還在正常運營或者倒閉取消。如是前者,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訴;債務人在當地居住一年嗎。在當地居住一年以上的,可直接向當地法院起訴;找不到的,應當向對方戶籍所在地法院起訴。
-
司法途徑和法律途徑的區(qū)別司法手段就是通過司法機關,然后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法律手段不一定是通過司法機關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因為有很多法律手段,不只是司法機關,也可以,行政機關也可以使用法律,然后還有其他的一些政府部門。
2021.04.20 1,696 -
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公司通過法律追回債務如何做第一、和解法。 協(xié)商和解是指債權債務當事人在自愿、互諒的基礎上,直接進行協(xié)商或邀請第三人從中斡旋,解決糾紛。債權到期或即將到期時,債務人暫無能力償還債務但有還款誠意的,債權人可以就履行債務的期限、方式、數額等同債務人進行磋商,敦促債務人履行
2024.06.12 50 -
交通事故起訴途徑解決交通事故訴訟途徑解決方式: 1、收到責任認定書后,在交警給出的時間內不予起訴的,也沒有達成調解意見的,交警將肇事車輛放車。 2、收到責任認定書后,受害人一方可以向法院起訴,同時要全保全查封對方車輛,以保證將來的執(zhí)行。特別是傷情較重,需要住院
2024.06.01 37
-
借高利貸,還不上了,如何通過法律途徑解決?
借高利貸,還不上了,建議委托律師代理,高于國家利息的部分可以要求不賠。
2022-10-01 15,340 -
公司解散的方法與途徑有哪些?
1. 解散公司訴訟提起人的資格:根據公司法,提起解散公司訴訟的股東必須持有公司全部股東表決權百分之十以上。這一限制條件是為了防止濫用解散公司訴訟,保護公司和股東的合法權益。 2. 解散公司訴訟的法定
2024-11-30 15,340 -
高鐵拆遷司法解決途徑探索
高速鐵路征收的補償方式,需要根據征收的是房屋還是土地而有所不同。對于房屋征收,適用的法律是《土地管理法》以及各地政府依據該法制定的征地拆遷補償辦法。這些補償標準原則上不得降低原有生活水平,短期生活可以
2024-12-19 15,340 -
起訴保險公司不當得利的法律途徑
近年來,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數量不斷增加,受害者為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通常會向交通事故肇事者、所有人或被保險人以及保險公司一并提起訴訟。在訴訟過程中,交通事故肇事者或所有人或被保險人通常會申請法院處
2024-12-09 15,340
-
01:08
法律救濟途徑法律救濟途徑,具體如下: 1、行政復議。一般是指,行政相對人認為行政主體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依法向行政復議機關提出復查該具體行政行為的申請,行政復議機關依照法定程序對被申請的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合法性、適當性審查,并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的
4,392 2022.04.17 -
01:01
網絡高利貸怎么解決網貸利息過高,包括本身借期內利息過高和因逾期而導致的利息過高。如果借貸行為發(fā)生在2019年8月20日之后的,根據相關法律,借期內利息過高,同時超過當時市場報價利率的四倍的,對于超過部分借款人可以拒絕支付。逾期利率超出四倍的,也是用相同的規(guī)則
1,464 2022.04.17 -
01:27
衛(wèi)生法律救濟的途徑有哪些衛(wèi)生法律救濟的途徑有: 1、衛(wèi)生行政復議; 2、衛(wèi)生行政訴訟; 3、國家賠償。 法律救濟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自己的人身權、財產權因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或者其他單位和個人的行為而受到侵害,依照法律規(guī)定向有權受理的國家機關告訴并要求解決
7,432 2022.05.11






